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推动质检机构改革创新的思考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质检机构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之全球一体化的影响,质检机构也担负着维护我国国际声誉、确保人们生存环境健康等多重重担。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质检机构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也是难得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號角的奏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质检机构的改革与创新,质检市场的开放,使得质检机构市场化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现阶段质检机构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同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质检机构的改革创新进行探讨,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力求实现质检机构的科学转型。
  关键词:质检机构;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长足发展,但是质检机构作为主要参与者,其在运行发展中的问题也不断凸显。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基础设备缺乏高新技术,服务形式固定、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质检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民营检测机构的迅速崛起,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行业层面,对质检机构的冲击都是巨大的,因而探索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质检机构的改革创新策略,才能使质检机构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质检机构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一)很大程度上依赖行政手段,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质检机构一直以来都属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担负着定期监督检验和专项检验等多项任务,对于上级行政指挥多是全面服从,这就导致一些质检机构工作人员缺乏深化改革的思想意识,过分依赖行政引导,缺乏市场化的先进理念。也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机构自身的业务发展,加上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也难以实现质检机构的业务拓展,对于市场化的机构改革与创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技术能力不足,难以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质检机构而言,检验技术能力强、产品种类全是其所追求的检验目标。但就目前质检机构的检验而言,其技术能力相对不足,机构对于成品检验能力和个别产品的检验较为重视,但是不能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检测能力,无法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检验能力,没有形成质检机构的检验特色。
  (三)人员素质待加强,缺乏完善的服务意识。现阶段质检机构的内部管理还是受制于编制的限制,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分配仍缺乏科学性,这就导致了质检机构仍然延续平均分配的制度,对于人员自身劳动成果的考察形同虚设,难以起到实际作用。目前,质检机构的人员专业素质仍需提升,缺乏对专业性、高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引进。这就使得人员产生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缺失的现象。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质检机构改革创新的策略分析
  (一)深化市场经济理念,激发质检机构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质检机构的改革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质检机构需迎难而上,不断向市场化发展成为主要方向。首先是要克服对行政指令的依赖,将封闭式的实验室检验,发展为市场化的开放式平台,由专门性的检验发展为综合性的服务,不断打开衍生检验市场,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实力,迎接民营检验机构带来的挑战。与此同时,质检机构的改革创新,要明确自身的定位,组建市场经济下的独立型实验室,而不是依附于某个政府部门,这样质检机构的检验任务就能够面向市场,可进行法规性检验,也能够实施专项检验。
  (二)加强科学技术投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颇为受益,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与更新,不仅提升了人员办事效率,对于质检机构而言,其检验的精确度和高效性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市场经济条件下,质检机构应当增加科学技术投入,以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导向,采用集中投入,提升检验的综合能力。首先注重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断完善“产学研检”机制,充分利用好国家级和省市级质检相关平台,不断学习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在质检机构内部开展专业化学习平台,并致力于优秀检验人才的选拔和评价,不断为培养质检机构专业化人才做贡献。其次,对于检验人才、设备的合理化安排、布局也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分工,能提升基础检验能力。同时加强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构建,不断实现检验信息化、智能化。同时拓展对生产工艺改进的咨询业务,增加检验设备投入,提升对新产品检测的能力,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最后,在增加检测实验室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质检机构与各研究院校、大型企业之间的联合,实现资源、设备的共享,也是朝着市场化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
  (三)树立员工服务意识,提升人员综合素质。质检机构的全面改革与创新,需从每一位员工思想意识的转变做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质检机构人员,只是单纯从事监督检验工作,全面服从于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检机构,应当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同时具备忧患意识,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进行具有高效性。此外在增强员工服务意识的同时,对于人员的管理也应一改以往的平均分配制,打破“官检时代”的行政色彩,将企业客户的满意度纳入对检验人员的考核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检验原则,增加如:岗位责任制、奖励激励机制等制度的建设,在内部人员的竞争中择优调用,对于专业素质强、技术操作娴熟的员工予以奖励,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同时为提升质检机构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来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质检机构朝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因此打破质检机构技术性审查、检验等垄断行为成为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从以上对质检机构改革创新的具体策略分析看来,市场经济下的质检机构改革发展势头一片大好,虽然现阶段质检机构仍面临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苏锡辉.中国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陈进.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强化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质检机构转型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07)
  [3]李治纲.质检机构服务方式创新探析[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01)
  [4]郑蓉,姜鸣,张宇杰.质检监管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质量与标准化.2013(08)
其他文献
进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检查总结,确定目标是否达
近年来我国家具业的迅速发展,家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家具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家具行业总产值8700亿元,同比增长19.18%[1]。家具企业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也更加先进。
概述乳化沥青是加热的沥青与加入一定数量的活性剂水溶液混合,通过机械剪切而生成的一种含有相当数量水的常温筑路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以乳化沥青为胶结材与符合级配要求
综观我国压实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起步阶段;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引进消化吸收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创新发展阶段; 90年代末期以后,
番茄作为一种蔬菜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它不仅口感好生熟皆宜,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肝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五个ITS科研项目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在经过"九五"期间的跟踪研究后,已从最初的学术跟踪讨论上升到"十五"期间更高层次的试点工程实施阶段.下面介绍的五个ITS领域的科研项目是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嫩江流域主要水情信息,遵循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对遥测站网布设进行论证。主要采用以时段面雨量精度为目标函数的方法进行论证,考虑到系统遥测主要是增
作为收费系统的核心部件,收费车道控制机在保障收费业务正常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帮助收费员完成收费操作.并将相关收费交易信息、自检维护数据送至收费站计算机系统。车道
为了支持并优化现行的战略,戴姆勒一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戴克集团”)为其商用车分部制定了“全球优化”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发挥规模经济性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