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胸廓内动脉on-lay技术在弥漫性前降支病变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出 处】
:
中华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57期
其他文献
多模态融合技术是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该模式以复合手术为基础,整合神经导航与电生理监测等现代化术中监护技术,以疾病为中心,打破神经内、外科间学科壁垒,融合各家所长,在节约治疗成本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已成为新时代神经外科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发展方向。
目的了解我国植入物乳房重建的开展现状。方法本研究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发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017年乳腺癌手术量大于200例的110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植入物乳房重建的应用现状、影响应用的因素、选择的原因及顾虑、应用时机的选择及其并发症。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在三维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行三维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4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导航组23例,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软件著作权号:No.2018SR840555),将术前三维模型投影至手术视野,同时结合ICG荧光融合图像导航行三维
目的探讨CT对胸段食管癌最小径>1 cm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最佳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术前CT检查提示纵隔或上腹部存在最小径>1 cm的淋巴结且有术后病理学诊断的80例(101枚淋巴结)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70例,女性10例;年龄(60±14)岁(范围:40~85岁)。根据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是否存在肿瘤转移分为阳性组(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EVAR)及开放修复(OR)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4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716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16例AAA患者中,男性608例(84.9%),女性108例(15.1%),年龄69.4岁(范围:52~86岁);行EVAR术539例(75.3%),行OR术1
目的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2016年北京市9家医院收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诊断为PJI的318例患者资料,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48例(148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70例(170膝),患者年龄(62.3±13.1)岁(范围:21~86岁),男性145例,女性173例,体重指数(2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