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方情感因素,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做到以情促教、育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情感因素 应用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是内在的心理反映,也是客观的心理需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情感又是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注重情感教育,以情育人,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深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当下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材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不仅涉及到天文地理,宇宙空间,更涉及到当代英雄,历史风云人物、生活轶事等,这些作品都蕴藏大量的情感因素,既有情景交融的诗歌,又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以及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去挖掘,并通过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作品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因子,来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激发学习的热情。如通过挖掘《春》、《海滨仲夏夜》、《秋魂》、《济南的冬天》四季的美感因素,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情感熏陶,陶冶情操。通过挖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理智感因素,体会蕴含的人生智慧,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通过挖掘《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的道德感因素,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激发教师自身的情感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俗话说“情感是可以传递的”。
  教学中,传递情感是对教师的要求,我们要寓情于教,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美其德、慎其行”。古人所说的“信人者,人恒信之”。对此我们要尊重信任、理解学生。要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师对学生有了这种关怀,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要先感动自己,以此打动学生。如一位教师给学生读一篇网络上文章时,读着读着把自己感动得哭了,而学生则从老师的动情朗读中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生既记住了老师,又记住了文章,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灵经受了情感的历练。还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作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安全感”、“成功感”。同时,我们在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育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的同时,要努力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留心学生的表情,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以便实现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达到教学目的。
  三、借助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涟漪,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如教授《春》其中的片段时,“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等。运用诸如: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以及适当的体态语言(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等),达到声情并茂,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用心去感受春天的景物,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并在感受的过程中,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获取热爱、喜悦、悲伤、愤怒等情感态度体验。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生活实际感受出发,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中,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受生活。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从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课文情感,丰富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如“兴奋”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什么感受,许多学生说不清楚,表达时只能借助于“非常”、“十分”之类的词来强调,如果借助一次体育比赛获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就会说出“心跳快”、“喘气急”、“忘记了一切”、“总也坐不住”、“禁不住笑”、“老想找人说”等感受来。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还要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
  总之,积极的情感是人参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一种良好的“情感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让每位学生自始自终地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海珍. 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教师》,2012年03期.
  [2] 宋广丽. 浅析如何做个艺术型的语文教师,《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0期.
  [3] 刘晓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语文天地》,2010年24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泽覃初中)
其他文献
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热,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充分地正面激励学生上进,培育其全面成材,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以至于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惟恐背上“缺乏职业道德”的罪名。但每一个聪明的园丁都了解,想让一朵开得更鲜艳更美丽,浇水施肥是必需的,可是成长过程中的修枝剪叶也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
【内容摘要】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有政治家的气度,军事家的睿智,思想家的深邃,艺术家的才情。特别是他的诗词,得到了众多大家的高度评价。诗词大家柳亚子称赞其诗“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厅瑰丽词”;徐迟曾说:“诗从毛主席,文崇马克思”;陈毅元帅也认定毛泽东为“诗词大国之盟主”①。可见,毛泽东的诗词在当代诗词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则试图从诗词的艺术特色方面,浅析毛泽东诗词中气
【内容摘要】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生活,用爱心感受生活,由小的生活素材显现出高远的立意。我们要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由小的生活素材显现出高远的立意。  【关键词】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以小见大  宋代思想家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琐事处处折射出大的人生哲理。学生想要凭借自己有限的生活空间和生活阅历,写出优秀的作文,那就要练习这样一种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瑰宝,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古诗词在文学上的地位之高,在语文教学上自然也是重点,然而,教学重点一定会伴随着教学难点,古诗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它充满着魅力,但是,由于教学的方法有问题,导致古诗词变得韵味全无,学生也更像是在应付学习,根本无心品读体会,感受不到诗词的魅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古诗词教学难点的原因,并且根据问题的原
【内容摘要】情感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影响学生情感素质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化教学,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积极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情感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感化教学模式  情感化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窗外,春风瑟瑟的刮着,办公室内细碎的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回想起去年国培学习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收获,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新一轮国培学习又开始了,同仁们认真的轻击键盘,一时间室内轻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清脆悦耳,而我的思绪又一次动了起来。  在上次将近一个月的“国培”学习中,我有幸再次聆听了语文专家的讲座,深受启发。反思我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是我最为关注的。在上次学习
【内容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手段①。目前的课堂评价形式多样,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为了使课堂评价更具有实效性,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四个策略即:注重教学设计、关注差异、真诚和幽默。  【关键词】课堂点评 形式 策略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
【内容摘要】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发展,体育为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是身体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必然。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青春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教师应当抓住关键期,使学
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说过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这样,必须提前准备。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开始的一步,也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数学老师亦不能例外。因为,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学习习惯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有所提高。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得不断深入,职教政治课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场所,是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主体意识增强的重要空间。有效政治课堂教学对中职人成长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关键词】新课改 职教 政治 有效教学 实践思考  政治课是一门德育功能很强的重要学科,它在向学生宣传理论知识的同时,承担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这种特殊的功能要求政治课教学必须承担起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任。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