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要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巧妙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快乐识字的空间,“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课程资源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一、“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亲近文本,挖掘教材资源
   巧妙地运用书中的例子、灵活地选择教学的内容、精心地处理教材的留白是让低年级孩子提前大量识字的关键所在。有位老师在教学识字(一)《一去二三里》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请小朋友们用铅笔圈出“去”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去”字。生:“土”字加两笔。生:“云”上加一笔竖就变成了“去”
   师: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说着,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去”字,随后又从讲桌上拿起一支铅笔)
   师:这是谁丢的铅笔?(小朋友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支铅笔上来。师随机用红粉笔在刚写的“去”字上边加一笔“撇”)
   师:这一撇就是你丢的东西,你想想,你的东西去了,不就是“丢”了吗?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想教我们认识“丢”字啊。
   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在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中学生额外地愉快地记住了“丢”字,掌握了识字的基本方法。教师充分开发了例字“去”的功能,使识字不再是枯燥的读记写 ,而是有效的举一反三,把学生带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识字境界。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创设情境,激活信息资源
   校园本身就是最丰富的资源,孩子生活的校园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前识字提供了条件。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特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信息资源,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提高识字的质量。
   例如:入学后将每个学生的姓名制成小名片,贴在桌子旁边,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下达了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同学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助手,积极性可真高,一下课就对着书桌上的姓名相互识记。没几天工夫,许多同学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
   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穿插活动,开发人本资源
   人本身就是最丰富的活的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和创造性的利用人本资源,充分挖掘人本资源的价值,促进学生提前识字。请看这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我们的汉字读音美妙、意蕴丰富,今天我们就用编儿歌的方式认识我们的汉字(出示“尚”)“尚”加巾读作常,锻炼身体要经常。(师出示“巾”,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尚”加反文读作敞,我们的教室真宽敞。
   ……
   生:“我、我、我……”(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师:好,今天我们的“引路小蜜蜂”是“身”字。(师出示“身”)(学生翻字典的翻字典,讨论的讨论,不一会儿,小手就如林了)。生:身加弓读作躬,见了师长鞠一躬。生:身加尚读作躺,躺在摇篮好舒畅。生:身加朵读作躲,天下大雨,我们要躲一躲。
   ……
   快乐识字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动手、动脑”地去做、去感悟。学习的过程是儿童以探究、讨论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的过程。在实施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认识的生字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开展编字谜、猜谜语等活动;组织“摘果子”“逛超市”“换名片”“小猫钓鱼”“小小乐队”等认读游戏……案例中教师采用了编儿歌进行“字族识字”,给学生创造了联想的空间。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有效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认少写”的精神。在活动中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良好课堂氛围。
   四、“問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拓展时空,经营生活资源
   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儿来到课堂上,教师的天地就开阔了。”从社会生活中识字是进行识字教学的另一个好渠道。请看一位老师《水果周》的教学片断实录:
   师:又到了我们识字汇报时间,这次,我们过水果周。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哪些水果的名字,说说你的收获。
   生:老师,我认识了“苹果”两个字,草字头加个“平”就是“苹”, “日”字加个“木”就是“果”。(师板书“苹果”。学生大声领读三遍。)
   生:我认识了“香蕉”的“蕉”,我姑姑姓“焦”,在姓“焦”的“焦”上加一个草字头就是“香蕉”的 “蕉”。(师板书“香蕉”。学生大声领读三遍。)
   ……
   师:你们能联系实际认识“蕉”字,能用“比一比”“加一加”的方法认识“苹果”二字……收获真大!小朋友们继续加油,下次过“花卉周”。
   语文课程倡导学生以恰当的方式接触社会,因此学生生活的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必然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识字、体验性识字的重要场所。上述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拓展时空,开发利用生活资源的妙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儿童在生活中识字,为他们的自主识字、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学生的生活资源成为识字的鲜活资源。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实际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开发成快乐识字的课程资源,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不断地迎来无边的秀色。
  (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龙川小学)
其他文献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学生、知识网络之间所组成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表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知识网络所构成的互动关系。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平等讨论,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
期刊
近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一所山区学校初中部的撤留事件,一个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再次提到人们面前。  能否在百姓利益和教育发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式,从而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呢?从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教育布局调整应遵循4个“有利于”,而统一这4个“有利于”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科学发展观。  一是有利于学生和家长。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是我
期刊
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火头军”。但当下一些教师存在过于追求成效,急于找到一条有效的捷径,于是阅读的味淡了,情假了,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教学行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阅读教学应与学生共生存同发展。  一、重感悟轻牵引,以悟促读促发展  关注当下,师生阅读的形式多了,花样多了,但如果阅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忽视学生语言自得自悟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教学
期刊
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是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又不断发展进步的人,正如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认为的那样:教育的真正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正因为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与思想意识,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要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力水平,要读懂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诉求,要读懂影响学生发展进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把教和学
期刊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类似现象。教师因为某种原因情绪低落,低落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入教学活动,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情造成消极影响。尽可能地避免“踢猫”现象,将积极的情绪带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尤其是面对课业繁重、竞争压力大、社会期望高等现状,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迫切而必要。  近年来,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期刊
职业成熟度,是衡量人在面对职业问题时“正确认识与行为”的能力。它建立在个人职业特质和职业实践积累的基础之上,与个人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所区别。   为什么要关注职业成熟度?  意识决定行动,行动才会导致效果,职业成熟度恰恰用来衡量你思维和行动方式,预测其效果的合理性。你一定早就注意到,职场中存在一些悖逆常理的现象:有的人能力强、成绩显著,却遇人指摘;有人对别人能坦然接受的事情抱怨连连;有人明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11课《怎样和他联系》第一教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中的有关要求编写而成的。《怎样和他联系》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达到课程标准,从小培养小学生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
期刊
【案例】   《苦念北平》是人教版第九册配套作业本里的《回顾·拓展二》的一篇短文阅读。我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培养有效的默读能力,实施了以下教学:默读题目,猜测大意。板书题目,学生默读题目三遍,沉吟猜测,这篇短文可能会写什么?学生猜测:可能写的是怀念北平的事情。   师:北平即北京。短文会不会如我们所猜的这样吗?请大家迅速打开课堂作业本,默读,找到相关的依据。学生默读文章,边读边找证明所猜测的“
期刊
摘 要:真正的教育有一种平静之美。而现实的教育却变得让人陌生。究其原因,学生主体精神缺失严重。笔者揭示了主体精神缺失的原因所在,又从班级建设、学科建设、校本化活动课程建设等三方面阐述了自强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主体精神的建设,以实践创新的实例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主体精神;自强精神;实践创新;活动课程     真正的教育有一种平静之美。我读小学是70年代,每天上午正课前是一节晨读课,
期刊
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长期以来,或者理论不够深入,或者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太多……   近几年,沸沸扬扬的流行文化更引导着儿童追求着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有识之士明白,如果再没有传统经典文化作补充和奠基,这些在时尚文化中熏大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终将无处立足!   而近年来,涵盖诗词背诵、美文赏读、名著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