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来源 :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是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率的重要检查,使用各种临床诊断方式提高胎儿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是现阶段产前筛查的重点内容.超声诊断是产科常用的诊断方式,在产前检查中应用超声诊断能够准确了解胎儿相关情况,超声诊断在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中同样也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药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医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入组者用药种类、用药频度和用药方法等,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各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基本情况、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DDDs最高(19.28),其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11.15);6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6例(40.63%),主要表现为麻疹、面部潮红、红斑、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主要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和经会阴穿刺,是前列腺亚专科医师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临床技能.由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涉及解剖、超声以及放射影像技术,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使该技术在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和推广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关于住培中的前列腺穿刺教学方案与实践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培训流程和操作规范.为提高前列腺穿刺的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临床诊疗指南学习和模块化教育的培训方案,使住培医师接受培训后可以掌握前列腺穿刺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前列腺亚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查询中国知网(CNKI)2018—2020年度收录的有关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文献,对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相关药物治疗后,所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糖、恶性呕吐、消化不良、皮疹瘙痒等,相关不良反应症状一般在停药后或接受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发生不良反应最高的是胰岛素(约为28.00%),其次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约为20.40%),然后是磺酰脲类药物格
目的 探讨夜磨牙症与咬合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18名夜磨牙症患者,记录患者在正中咬合及左、右侧方咬合三种咬合状态下最大的咬合接触面积和最大咬合力度数值,并进行左右侧对比;记下3种咬合状态下的前牙、前磨牙和磨牙区最大的咬合接触面积和最大的咬合力度数值及所占百分比;记录3种咬合状态下闭颌时间和开颌时间,并与系统设置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 正中咬合时,在达到咬合接触面积最大的时点和咬合力度数值最大的时点,右边咬合力度值大于左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边侧方咬合时,在咬合接触面积最大的时点,右边咬合力
目的 评价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理调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训练,每天练习1次,时长约15 min,每周至少练习5 d,坚持练习12周.观察血浆B型氨基端尿钠肽(NT-ProBNP)、心脏彩超LVEF值及患者心理健康评分(MCS),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MCS均较前升高,NT-ProBNP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颅脑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伤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痛、生命体征紊乱等.患者患有颅脑损伤后,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发生凋亡甚至于死亡情况,所以可以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给予患者疾病干预,依托保护作用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进程,促进细胞修复,提升预后质量.基于此,文章对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于神经生长因子对颅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此结合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编制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增强患者疾病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PTC)患者其诊疗后的预后好,它的占比大概是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90%.近些年,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PTC被早期诊断,尤其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疾病的发生率每年都在攀升[1],但是总的死亡概率无明显增长.实际工作中治疗PTC的术式多种,许多手术方法对患者的甲功都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作用,同时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预期转归有着不同的影响.当今,随着小切口无
近年来,人们受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对心血管的威胁很大,占80%以上.从国内外两个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突发心脏骤停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很有可能会被危及,其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就是心肺复苏.通过总结影响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预后的因素,对于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发病率、心肺复苏的质量和心肺复苏后的临床处理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心肺复苏的预后产生影响.文章对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因素进行综述,为了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
牙周病是一系列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状态,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牙槽骨质丢失,牙齿松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学习压力的增加,牙周病的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强化自身的口腔健康意识,通过定期检查手段及时发现牙病并积极进行有效地处理,避免牙周病继续恶化发展所致的严重疾病发生.牙周病是引发人们口腔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危险因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糖尿病、吸烟、精神压力增加以及遗传易感性等.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大多数牙周病采用的治疗方法,文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抗生素应用后引发的无明确病因的腹泻,指抗生素通过改变患者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及其代谢功能而引起腹泻,尤其是艰难梭菌感染(CDI).由于广谱抗生素广泛使用,AAD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医治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AA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近年来AAD的检测方法不断提高,危险因素更加明确,不断的研发出新的药物,益生菌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更加明确,发展前景广阔.文章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就AAD做一综述,为临床儿科医师在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