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四川和安徽两省继发性耐药结核患者产生的主要社会行为危险因素,为预防耐药性结核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和安徽两省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结核患者1489例,四川875例,安徽省614例。其中继发耐药结核患者356例。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可能导致继发性耐药结核的主要社会行为危险因素,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四川和安徽两省继发耐药结核产生的主要社会危险因素为患者治疗时间长、督导化疗不彻底、患者治疗中依从性差、药品供应不满意、流动人口、治疗过程中有中断和治疗过程中经常饮酒。其比值比及可信区间分别为10.279(6.842~17.663)、9.880(6.743~16.672)、4.683(1.935~9.523)、3.859(1.584~9.218)、5.030(2.683~10.891)、4.938(2.162~9.982)和2.338(1.084~7.116)。结论加强对继发性耐药的社会行为危险因素的预防干预,对减少耐药结核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