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国情手册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应洛,黄伟,徐立国/科学出版社/2016-12/168.00/9787030477613
  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全方位的经济、文化、民间、经贸、旅游等平等互利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需要但目前缺乏较全面、权威的由"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其所在国国情的参考书。本书是由"新丝路大学联盟"(由包含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20所国外高校组成)成立后,作为实质合作项目,西安交通大学发起编写《"一带一路"国家国情手册》,旨在为各所在国的领导人、各级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等在相应国家进行访问和交流时提供必要参考。本书主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国情进行了权威介绍。内容包括该国家的经济与贸易、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旅游、资源、人口、文化、教育与科研、政治与政党等内容。
  国家形象 多维塑造
  范红、胡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1/58.00/9787302450221
  本书主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国家形象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整合了这一领域内跨学科专家的学术成果,建立了国家形象与政府形象、企业品牌、城市品牌、建筑空间、外宣媒体、公共关系、文化传播、艺术设计8大主题的研究框架,吸纳了近40篇高质量论文,对建立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框架有着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与两岸
  刘澈元,罗婧 编著/九州出版社/2017-01/54.00/9787510846786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战略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是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成效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道路选择的重要节点,如何促进两岸共同参与“一带一路”是考验两岸智慧的重要课题。本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两岸合作面向国际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冀望能对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
  穿越丝路
  李伟 /中信出版社/2016-12/78.00/9787508668963
  一部中国版的地理大发现,关于丝路上的文明、城市、器物、文化与宗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祖先跨越重重阻碍,九死一生地前往一个未知之地,去探索未知文明?在往返以数十年计的时代,他们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究竟得到了什么?今日中国如何被这条道路所塑造?世界是否为中国所改变?抛去那些浪漫想象,今天这条道路上的国家保持着怎样的联系?耗时一年,行程两万公里,作者亲赴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重新回溯这条道路的行走史,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文明交融史。
  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
  康马泰(意)著 毛铭 译/漓江出版社/2016-11/36.00/9787540777463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年轻的康马泰也确实与撒马尔罕有着不解之缘。《唐风吹拂撒马尔罕》正是作者康马泰结合主持中亚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实践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全书分为四卷——《粟特艺术与中国》、《粟特艺术与波斯》、《粟特艺术与印度》、《粟特艺术与拜占庭》,关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中国北朝墓葬中的粟特艺术,粟特信仰与佛教、印度教神祇的关系等,书中都有精彩论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马泰于1989年首先考证出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西墙内涵,本书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高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所做的分析研究,为揭示整个壁画主题以及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思路。全书立论新颖,所配插图皆为最新的考古成果,用译者毛铭的话说,每篇都有国内学界前所未闻的惊人之语,足可供国内外学者研究参考。《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为“丝路译丛”的一种。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
  葛乐耐(法)著 毛铭 译/漓江出版社/2016-11/37.00/9787540778187
  撒马尔罕——粟特古国的都城,即中国古籍中所言的“康国”。葛乐耐曾说,我虽然生在法国,但我更应该被称为康国人,因为我的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撒马尔罕的土地上。葛乐耐教授自青年时代开始研究波斯语言和拜火教历史,1989年起,他投身于撒马尔罕古城遗址的发掘,带领各国博士们挥汗如雨度过27个夏日考古季,并获得丰厚成果。《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即是葛乐耐多年研究和考察的成就集结。在本书中,葛乐耐教授从撒马尔罕的艺术作品与粟特商旅之间的关系及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解读说起,梳理了撒马尔罕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从考古学、钱币学、文献学和星相学多角度切入,综合考证了粟特本土的各方神祇,同时对拜火教徒的纳骨瓮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太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给研究北朝的学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
  马尔夏克(俄)著 毛铭 译/漓江出版社/2016-11/38.00/9787540778194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是马尔夏克在2003年夏到2006年夏带领联合国中亚考古队分别在撒马尔罕和片治肯特场地进行挖掘的考察结果,全书分为三卷——《壁画与娜娜女神》《突厥人与粟特人》和《粟特与北朝》,阐释了中亚粟特古国文明的异彩纷呈以及粟特商旅在丝路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作者以“开启粟特艺术的钥匙”一文开篇,将其多年的中亚文化研究与现场考古结合,高屋建瓴地论述了粟特古国的文明和艺术传统,粟特的历史和社会构成,以及粟特与拜占庭、波斯、印度、中国及突厥草原等外界文化之间的精彩互动。全书既有向读者宏观介绍粟特文明的篇章——如《粟特考古史》具体论述了粟特文明的源起、断代及其发展历程,又有针对当下的最新考古成果的阐释,几篇最新的文章精确解读了娜娜女神壁画、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以及Miho石棺上的艺术细节。此外,书中还有两篇是马尔夏克夫人腊丝波波娃著(或与马尔夏克合著),堪称夫妇俩在片治肯特考古五十多年的合璧之作。作为粟特学、丝绸之路的顶尖考古專家,马尔夏克此书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最新考古发现以及最新成果,填补了近十年世界丝绸之路学的空白。
其他文献
“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的编辑理念,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对读者阅读的关怀,也是“彩乌鸦”的品牌定位。“一口气读完”,不光要求篇幅短小,更要精彩好看;“一辈子不忘”,不光要求读过之后产生愉悦和感动,更要能激发思考,成为影响一生的童年记忆。“一口气读完”是市场要求,“一辈子不忘”是文学高度。“彩乌鸦”的成功之处是在这两者之间实现了平衡。它因此区别于其他系列图书,也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怎样整合
本书通过第一人称讲述和第一手影像,让我们眼前的周恩来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真实。走进红墙,走近真实,透过一个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常常能看到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并从中领略当年风云岁月中的领袖风采和时代印记。  在党的“八大”以后,成立了中央书记处,新华社以及《人民日报》的比较重要的问题的宣传方针,大都由书记处会议决定,或者直接向邓小平同志报告请示。尽管我们努力争取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白天请示中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在中国土壤上生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书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为核心,深入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特征、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力求客观分析毛泽东哲学思想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从革命实践中说明它的历史地位、贡献和作用, 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探讨在当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36位妈妈的教子故事,用现代人的视角对这些妈妈的教育方法进行阐释,旨在说明这些妈妈之所以优秀,不仅由于她们自身对教育孩子理念体悟,更由于她们对孩子的爱与期望,对知识的尊崇以及对社会道德与规范的敬畏。全书语言幽默风趣,可读性强。怡情同时,每个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家长或准爸妈,可以从书中得到很多教育孩子的启迪;文史爱好者或大众读者,也会在轻松地阅读亦庄亦谐的历史故事中了解到一些
胡冰抗战摄影集  胡冰  978-7-203-09256-8  2015-09 137.00  胡冰,原名胡秉堂。1937年入伍,1939年在晋察冀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任摄影干事、摄影组长。1940年入党,1945年8月,任晋察冀画报社摄影科副科长。在抗战时期是《晋察冀画报》的主力摄影记者之一。  在近八年的抗战岁月里作者足迹遍布晋察冀根据地,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忠实地记录下了抗战军民的身影,在这些光影中
汉字很美,每一个字都饱含了浓浓的笔墨,积淀着历史的沧桑;同时,不同的汉字,又映照出人们千丝万缕的心境,反衬出生命的不同品质和生活的百滋百味。禅,古代南亚巴利语Jhana的音译,多被汉译为静虑、思修。禅,本身并不神秘,所追求的更是“随心而生,随心而亡”的那份清净,“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那份无妄。中国禅宗历来倡导“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其实质并非排斥文字,而只是强调不要拘于文字形式,旨在消融生活
(一)  我和大鹏、小余从学校里出来,就搬到了这个城中村——陈庄。据说这儿原来有个陈庄帮,被警方端了之后就清净了。不过听说房东也不好应付。我哥们儿老梅在这儿住过,走的时候没关电扇,回来发现电扇不转了,开始以为是碰到了田螺姑娘,后来才知道是房东打开门进去关的,老梅很窝火,双方吵了起来,差点动了菜刀。  我们住在一户民房的二楼。这儿的房子表面上没什么区别,都是整齐排列的水泥外墙的小楼,有一次下夜班都忘
AAP发布5月销售报告  李霄    2011年7月21日,AAP发布了5月图书市场销售报告,成人类软皮本位居榜首,电子书相较去年头5个月销售收入净额增长了160.1%,位居第二。  在最新发布的报告里,有多处销售亮点。K-12和其他教材的销售情况引人注意。根据之前的4月报告,此类出版物的销售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然而,5月的销售收入净额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5月通常是美国中小学开学的第2个月,教材教辅
前几日,翻看上初中的表妹的“iReader”,想了解一下现在的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不想其中的二十本书中,有十本青春言情小说,五本玄幻小说,三本修仙(我至今仍不知这类书籍是该归为宗教书还是青春书)小说和两本中学生作文集锦。看罢,我不禁为如今的青少年阅读内容的狭窄而惊讶。虽常听说当今的青少年读者对传统经典了解甚少,却不知已到了如此地步。表妹完全没看过四大名著,更别提《诗经》、《老子》、《孟子》、《论语》
人的意义何在?生命的奥秘是什么?这本来就是人类文化的永恒课题,此中有极深刻的智慧,要俯瞰历史来体会,而非向眼前寻求。自近代西方文化席卷全球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书主要针对当代中国教育和文化状况,以及中国人的生命坐观取向进行批判和再认识。  踏入21世纪,人类生存的压力不但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一个原因是:过去各地区之间尚未形成全球网络,在政治和文化的分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