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构建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对象与范围、方法等方面,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国情见证、文明印记、话语依托四个方面.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中国特色,着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78例医院收治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针灸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共计39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共计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差异,并采用FMA评分、BI指数以及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康复优良率分别为92.3%和69.2%,观察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以及
中国情报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出许多研究领域.当前在学科交叉与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新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情报学的重点领域、观点与思路亟待提炼和总结.本文结合中国特色情报学历史和学科研究现状,归纳出信息组织与检索、情报研究、情报服务和情报学理论方法四个基本范畴及相关的十六个核心命题,并阐释范畴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中,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是学科立足之本,信息组织与检索是学科生存之基,情报研究是学科发展之源,情报服务是学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