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分模块教学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ang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分级教学中的分模块教学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分模块教学
  作者简介:李庆新(1965-),男,山东枣庄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山东 青岛 2665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教育教学研究“群星计划” 项目(项目编号:qx0902091)的研究成果。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同时强调:“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高校扩大了对西部边远省份的招生。由于种种原因,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进入大学后,在自然专业班级中的大学英语课上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常常出现“吃不饱”和“吃不消”的情况,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教和学产生了急需解决的矛盾。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势在必行。
  按照分级教学的模式,将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到不同层次的班,然后选择起点不同的教材进行学习。分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指导下,改革提高原有的分级模式,是值得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分模块教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给大学英语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课程要求》的内容相符合。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模块教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设想和建议。
  一、大学英语分模块教学的优势
  1.各个模块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
  在大学英语模块教学中,按照《课程要求》的教学性质和目标,针对每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开设的每一个课程模块遵循《课程要求》的主导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围绕听、说、读、写、译模块设置课程,每个模块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各个课程模块之间又紧密相连,前一个是后一个的基础,整个模块体系又统一于一个共同的主导思想。与传统模式相比,模块教学具有主导思想的相对独立性和整合性。
  2.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选择性和发展空间
  模块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模块,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条件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模块,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自由、自愿地选择某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的组合,同时教师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科研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研究并承担相关的课程模块。每位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某一级别中某一模块的教学工作,有利于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形成教学和科研团队。总之,模块教学适应了不同程度、不同需要、不同兴趣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增加了教与学的空间和自由度,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二、实施大学英语分模块教学的设想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的模块
  按照学生高考成绩和入学英语成绩,将其分成两个或三个级别,然后在每个级别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说、读、写、译模块来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的模块,模块应围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且符合学生的要求。由于学生一入学就已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在每个层次的班级开设不同的课程模块,应不少于3个模块。每个模块每周2个学时,每个学生必选2个模块,另外可选择其他模块,每学期增加或减少模块。例如:第一学期开设精读、泛读、听力、词汇、语法、口语;第二学期开设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英汉翻译、写作;第三学期开设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英语影视欣赏、英汉翻译、写作、雅思、托福、GRE、Pets等;第四学期开设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英语影视欣赏、翻译、实用英语写作、英美文化、雅思、托福、GRE、Pets等。通过开设更多的课程模块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划分不同层次的班,开设不同的模块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目前国内可信度很高的面向高校学生的考试之一。因此,根据学生入学整体水平,规定学生最早参加考试的时间,如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就可参加12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达到425分及以上者在第二学期参加6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以425分为标准,分为不同层次的班,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模块。按照考试大纲中“坚持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的原则,在学生进入大三以后,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英语课程模块,如英语口语、实用英语写作、英语报刊选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化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3.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水平考试测试,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学校统一将大学英语读写课或听说课作为全校必选的模块,每周2~3学时,时间为2年;每学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相应的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可选择至少一门及以上的模块,其中必选的和另选的一门记入本学期的学业成绩,多选的可作为选修课成绩计算。
  4.开设与各专业相关的模块
  学生入学后通过水平考试、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对学习的需求。依据《课程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同时考虑社会对各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开设适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课程。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所需要的模块。不同的模块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学生每学期选择至少2个模块,也可多选。这样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向专业英语学习的过度,同时为双语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大学英语分模块教学的建议
  1. 时间安排和学生管理
  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大学英语课程最好安排在上午,每门模块选课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超过规定人数的课程必须轮回排课或者增加开课班级。实行大学英语分模块教学后,学生选择模块的空间大了,与以往传统的以学院专业划为自然班不同,每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于全校不同的院(系)专业,管理起来较困难;学生之间交流少,只有上英语课才有沟通交流的机会,每学期教师所教的班级学生不同,会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因此,任课教师和各学院以及教务部门应紧密配合,及时沟通,加强对学生的考勤和严格管理,并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课外辅导和网络平台等,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教师的考核和工作量计算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不一样,在大学英语分模块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需要及时开设不同的模块;每学期教师承担的模块不同,有时一学期要重复同一模块多遍,也存在各班学生人数不同的情况,任课教师工作压力加大,工作量增加。在教师考核和工作量计算时应考虑以上因素,对承担不同级别和不同模块的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并分别采取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3.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用
  实行大学英语分级和分模块教学后,使得教学内容多样化,难易程度不一,因此,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用至关重要。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最好选择国家统编的教材,力求内容新颖、丰富、信息量大、趣味性和实用性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和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节或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学生的考核和成绩计算
  由于学生每学期所选模块不同,学生考核和成绩的统计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科学合理地考核学生、统计好学生的成绩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教学考核标准的针对性,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比较全面、科学、准确的考试标准,还要建立适应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分级试题库和各模块试题库。其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关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每学期为4个学分,按每个模块2个学分计算,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选择2个模块,记入必修课成绩;如果多选模块,而且考试合格,记入公选课成绩,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实现《课程要求》规定的目标。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分模块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一种新的设想,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符合《课程要求》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学校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支持,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应用。当然,无论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还是模块教学涉及面广,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加以完善,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黄筱调,郑莉.模块式教学法及其探索[J].江苏高教,1998,(4):64-66.
  [4]李庆新.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分级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4):211-212.
  [5]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4):23-29.
  [6]王胜利.“全程英语+专业课+系列模块”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135-138.
  [7]张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0):152-153.
  [8]朱爱云,鄢华平,甘露,宁雯.语法模块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的相互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75-176.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自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今年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对此,本刊联合江苏当地媒体走访了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医院。采访过程中,不仅能看到国家对临床医疗“限三扶一”大方针实施下的初见成效,也有对二级医院能否走出尴尬境地的隐忧与期盼。江苏“限抗”:不光二级以上,基层医院也严控抗生素使用  以前,经常听说“感冒发烧喉咙疼?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