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护花,静听花开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的品格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班主任就应当给予德育高度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主任;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需要班主任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要基于新时期核心素养体系,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担当、责任的同时形成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其学会健康生活。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中,有效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利用教学课堂进行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最关键的教育阵地,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应当时刻谨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德育的发展要求,将课堂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相应的德育[1]。例如: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系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情怀,让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德育的目的。此外,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理解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捍卫学生的尊严,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应急着批评指正,而是应当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应当加强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方法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促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和升华自身的能力,并且获得积极的德育。
   二、在校园活动中开展德育
   校园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在满足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除此以外,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且找到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事物,自主积极地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应当将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适当地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关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一样的活动体验,使其在失与得中,逐渐形成自信自爱、积极向上以及坚韧乐观的品质[2]。此外,班主任还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管理能力以及情绪调节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时期,在开展校园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有效地锻炼自身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逐渐地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三、运用班会开展德育
   班主任在德育中,可以将主题班会充分运用起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开展德育。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设置一些独具特色的主题班会。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以消防知识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消防知识进行抢答比赛,让学生在参与班会以及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消防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如,班主任可以将“诚信”作为班会的主题,以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宽以待人、诚信友善。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班会,在这个过程中可邀请家长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渗透德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德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
   小学阶段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家庭活动、社会服务和社区实践等。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可基于学生的社会属性,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并在其中渗透相应的德育元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德育[3]。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养老院,给老人表演形式多样的节目,运用各种方式孝敬和陪伴老人,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开展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和一些关于气候变暖、保护环境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的德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班主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身作则,从各个角度尋找德育元素,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琴.春泥护花,静听花开:核心素养下的班主任德育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5):8.
   [2]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1):173-174.
   [3]韩运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9(17).
   注:课题初审号:LZ2019_GR2226,课题名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研究。
其他文献
一、背景介绍   “疍家文化探究”系列课程是基于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文化,通过多学科、专业老师的介入,将该主题与课程标准相结合引领学生探究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珠宝设计专业融合。贯彻在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各学科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提供具有真正职业体验意义的STEM教育。教师先给予指导,让学生自我探索提出问题,通过跨学科融合方式得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追求高效课堂是一个教师不断研究的过程,更是一个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过程。笔者就高效课堂的操作层面从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达成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   1.科学确定学习目标   针对“高效课堂”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课标学习,弄清所教学段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只有掌握了新课标的底线要求
摘 要:当今社会正面临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纷繁复杂的信息与价值多元化并存,受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相对观影响,人民群众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常常表现出难以抉择的疑虑与困惑。高中学生正处于认识人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健全的道德能力有助于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重视对高中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道德能力;培养   一、“道德能力”的含义及意义
摘 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思维迅速归位,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课堂导入艺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精彩的導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展开分析,并就几种导入方
摘 要:随着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也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以学生的美术成绩为主,而是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审美思维、鉴赏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尽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结合美术教学现状,就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闽南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针对良好数学教育这一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学生提出基础性、前瞻性、整合性的要求,相应的,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立足核心素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更精彩的课堂,才能帮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鉴于此,从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等多种研究方法入手,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具体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难点和分化点,特别是在随迁子女学校,学生常常因为化学用语障碍而极大地影响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影响到后期有效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初中生源全部为随迁子女,通过调查、家访、访谈及教学实践研究获得一些成效。从分析原因入手,然后从提高教师非智力因素影响力;明确化学用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逐一突破难点,建构学习化学用语的自信心;内化整合、形成知识脉络;“玩转
摘 要:沙盘游戏治疗作为非言语主导的、非指导性的艺术性治疗形式,特别适用于儿童心理治疗与发展。围绕智力障碍学生的沙盘游戏教学实践,从预备好的环境、沙具的选择、家长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四个方面,讨论如何更好地将沙盘游戏应用于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特教教师;沙盘游戏;智力障碍学生   沙盘游戏是瑞士心理分析师Dora Kalff在1980年首次提出的,并对学生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她在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段学生在写话方面应该做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字反映客观事物,并表达其思想感情,这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有效运用好多媒体图、文、声、色并茂的影像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实效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更有效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低段写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每册都有配套的《小学语文读本》,恰当运用这份资源不仅能弥补农村学生课外书少的缺憾,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也能浸润书香童年。教师应该以此打开“阅读之窗”,努力与教材课程“合体”进行同步阅读,指导与帮助学生在“五优”中美读、美摘、美悟和美化,从而提升阅读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本;课外阅读;优化阅读;阅读品质   母语学习乃语文教育之本,《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