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线辅导员的视角看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了从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加强培训交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培养。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祥率先提出并设立了辅导员制度,从高年级研究生、博士生中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立了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工作已从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转变到价值观教育、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教育、学术指导等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强度大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学习、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成才教育等,工作内容包罗万象,工作强度大,几乎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压给辅导员。然而,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流失严重,造成了辅导员人数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辅导员与一起进校的教师岗位上的同事相比工作压力大,收入相对较少,但辅导员同样也面临着成家、购房、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目前,虽然教育部出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但是没有相应的兑现措施。按照现在的政策,即使到了高级别的辅导员,如果没有职称或是职务的晋升,收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种付出和收入的不平衡造成了辅导员的流失。同时,辅导员还缺乏晋升的渠道,不少高校在辅导员职务或职称晋升方面与其他教师一同对待,这样就导致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比存在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2.缺少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
  高校辅导员队伍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是专业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此,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教育非常必要。目前,辅导员培训主要是在入职之前,辅导员的工作量比较大,人数少,除了寒暑假期间,很少能有机会外出进行脱产、半脱产或是在职培训、进修,虽然国家和各省都设立了辅导员培训基地,但是没有对相应的培训体系。另外,由于经费等因素制约,辅导员培训、进修大多为短期培训(一般一周左右),形式单调、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做到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欠缺,大多数时候辅导员都是在自己摸索着前进。
  3.辅导员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辅导员工作性质、价值观和自身条件的深入认识,开展这项工作对于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开展这项工作的辅导员比较少,一是由于辅导员流失严重,不少新进的辅导员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的研究生,他们刚走出校门,经验少,对工作性质和个人认识不足;二是不少辅导员考虑到自己干几年就会转岗,当一天辅导员干一天工作,缺少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规划和思考;三是辅导员的工作量大,学生人数多,处理日常的事务已经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四是缺少有资历的辅导员的引导。从事辅导员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非常少,不少干了10多年的辅导员都转到其他行政岗位上,忙其他的工作,与新进的辅导员交流较少,不少辅导员把职务晋升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这是一种片面认识。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
  造成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1.外在因素
  (1)社会上很多人以及学校的部分领导和专业教师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比较低,认为辅导员工作可有可无,造成了辅导员出现懈怠情绪。(2)辅导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有不少可以由班主任分担的工作,班主任没有跟上,又落回到辅导员身上。虽然国家也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但是,在不少高校里面班主任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形同虚设。(3)高校或是政府部门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视不够,制度建设缺失,特别是辅导员的培训交流、业务指导、待遇、晋升渠道等方面,缺少政策性的支持。
  2.内在因素
  (1)辅导员个人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来看待,仅看到眼前压力大、待遇低,想着转岗,社会(2)辅导员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未能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未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提高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具体措施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培养出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1.加强制度建设,为辅导员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根据目前辅导员流失大的情况,要充分结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准入、考核、晋升机制。对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可以按照“矩阵理论”的原则来培养,根据个人的专业或能力,在负责一个年级学生管理的同时兼任心理辅导员、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辅导员、学术科技创新指导辅导员等,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或是按照能力标准对于考核合格的辅导员可以受聘为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待遇对等。要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学方面的博士学位,让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能够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好,这样才能激励辅导员不断提高自己职业化、专业化的水平,发展成为专家型辅导员。
  2.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强度大,精力有限,没有时间考虑职业规划和科研。要明確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降低辅导员的工作强度,给辅导员更多的学习时间,让其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为辅导员个人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加强辅导员的培训、交流,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受经费和场地等原因的制约,参加辅导员培训人数较少,为了使更多的辅导员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应增加举办的次数和参与人数,也可以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培训网站或在现有网站上开设专门辅导员培训专栏(类似于高等教育管理干部网络教育平台),将每一期辅导员培训的视频、PPT等资料上传至网站。各地辅导员培训基地应负责日常维护与管理,学校将账户分发给各位辅导员,以方便辅导员进行学习。
  加强院校之间辅导员的交流。除了全国辅导员研修基地以外,各省份也可以举办人员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不断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能力的提高。
  同时,各高校也要协助辅导员根据个人的专业、专长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辅导员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要求自己,规划好自己的短、中、长期目标,在辅导员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五、总结
  目前辅导员职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或不足,但我相信有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辅导员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坚定信念,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勇于创新,成长为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赵国年,高兵,海日罕.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作者简介:高树文(1981— ),男,山东临沂人,讲师,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篮球是体育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体育教学项目。篮球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性格、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师在进行篮球教授的时候,要契合技校生的心理制订训练计划,要使他们知道篮球的规则,学会最简单的基本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等等。本文结合实际浅谈如何对技校生进行篮球运动训练。  关键词:技校生;篮球;运动训练  技校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运动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篮球运动是
摘要:控制和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湖北钉螺(简称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其生长发育和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了解这些因素并对之进行干预可能改
目的探讨"Socratic method"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九江学院2012级护理学专业专科6个班学生共229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3班学生116人作为实验组,部分授课内容采
摘 要:因为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敏感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而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识别有着此类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大学辅导员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关键词:人际关系敏感;大学生;心理辅导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显露出来的心理问题逐年增多,其中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正常的敏感是良好的身体表现和机体反应,是
摘 要:实践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采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已成为衡量采矿专业技能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满足煤矿企业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采矿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煤矿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提出了加强采矿专业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三点方案。  关键词:企业需求;实践能力;采矿专业;人才培养  为适应新形势下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