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建筑专业学生介绍、讲解《屋顶》这一内容,有助于他们认识我国的建筑特点。其教学创新表现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和布置作业三个环节。
  关键词:教学创新;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就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建筑结构的延伸,最后便自然过渡到“收口”环节——屋顶。从建筑结构看,砖石、梁柱的增减,自然会影响建筑的观赏性,但缺屋顶便根本无法称其为屋;从建筑内涵看,它又是社会历史面貌最集中、最明显的外在体现;从建筑装饰看,它又是彩绘、藻井、天花等内、外饰物的存在依托。
  此外,屋顶在建筑者的心目中又有很特殊的位置:纵然屋顶是“封顶制作”,但又往往不为人们关注。当人们拾级而上,或点评饰物的技艺,或赞叹建筑的宏伟,而最富历史内涵的屋顶反而被忽略。这样,便使屋顶成为“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的摆设了。作为建筑设计者,确有对于这种“冷漠”的不平:屋顶翘然屹立,勾心半角,姿态万千,为人们遮风挡雨;屋脊长长短短的变式,造就出万千气象,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进行历史的诉说。对这一沉甸甸的内容,如何向学生传授?下面通过《屋顶》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来说明笔者的创新設计。
  一、 导入新课
  “导入”的两种设计及特点分析:
  常规设计
  创新的设计
  对比分析
  内容
  ①台基的种类有哪些?从台基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思想是什么?
  ②开间有什么讲究?从开间可以看出我国建筑有哪些思想?
  ①观察图片或投影,这些建筑是否有台基?各有几层?为什么?
  ②根据平面图,计算这所房屋的间数?怎么算?为什么?
  ①常规设计,向静态知识提问,检查局限于对旧知的检索和记忆,重点考查记忆力。我的设计通过照片,将景物直接推到学生面前,造成认识冲突,由学生根据体验做出判断、归纳和回答。用动态知识提问,不仅能考查旧知的应用,同时又能检查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力,一箭双雕。
  ②常规设计,问题挑战乏力,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我的设计突出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使其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③我的设计中第一问重在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旧知,第二问通过计算考查学生对技能的灵活应用,两个问题思路不同,从不同方位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
  笔者在常规导入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效果通过表中的“对比分析”不言自明。
  二、 讲授新课
  1. 知识传授。学习这一内容的知识目标是:①能画出屋顶的基本构架,并能说出屋项基本的构架名称;②能归纳出屋顶的主要颜色,能说出装饰物的名称;③能指出不同类型的屋顶、装饰物以及颜色的用途。
  屋项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尽管学生对这个结构已经司空见惯,但对屋顶的构架及其功能,并不了然。人在陌生事物面前,总要遵循这样的认识途径:即感知—同化或顺应,从而消除认识冲突。如果认识对象是复杂的事物,就要把它分解成简单事物,逐一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对各个部分的认识组织起来,形成总体认识。那么,这个认识途径如何运用于这个内容的教学?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制模型,通过感知建立屋顶表象;再返回模型,通过梁脊变化,展示各种屋顶变式;最后演示课件,使模型化的屋顶,变成常见的屋顶,使认识与经验挂钩。这个过程可以简化成以下图示:
  在认识与经验挂钩的过程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被一一攻破,同时也形成了演示和讲解的教学方法。
  知识目标②、③的设置是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无论什么样的房屋都是历史的积淀,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这种内涵首先表现在屋顶的颜色及饰物上,因为颜色和饰物是社会等级最明显的特征。但学生很少了解这些知识。所以我抓住这个关键的表征,补充新知,把建筑物的“屋顶”重新推回到原来的建筑环境中去认识。另外,这一内容并不是针对建筑工程类所有专业编写的,但专业群内的学生如果都能了解一下,这对于认识我国的建筑特点也是大有裨益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其改革创新。现将常规内容与我的设计做如下对比:
  常规内容
  创新设计
  特点
  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屋顶
  通过教具、板图、课件及模型变式,介绍认识屋顶的方法
  常规内容简单、重描述,是知识的堆砌,如果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自然就成了知识的容器。我的设计突出认识屋顶的方法,以屋顶正脊的长短及垂脊的多少,变化出各种屋顶类型。通过模型变式,使零散、多样的知识串联起来,并为其找到变化的内在依据。
  无相关内容
  补充屋顶的颜色及装饰物
  使屋顶的知识趋于完整和全面,扩充屋顶的外延,使学生了解屋顶内涵的社会历史。重新整合后的知识,使屋顶更发人思索。
  提供了屋顶的等级
  强调屋顶用途及等级
  屋顶用途及等级是屋顶的灵魂,强调了这一点不仅加强了思想性,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建筑遗产的厚重。
  2. 技能训练。学习这一内容的能力目标:能辨别各类屋顶的类型,并能排列屋顶的等级。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是创新的场所,实践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学设计的视野,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笔者的做法是在教学之前,首先组织课外活动,包括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照片拍摄,问题讨论等。用活动为能力发展找实践依托。那么,在课堂上又如何实现能力培养的重任呢?我们采取的手段是,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比如,利用课件比较民居与宫殿屋顶颜色的差异。又如,根据课内之所学对屋顶进行等级的排列。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必须将所学的知识和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结合起来。
  三、 反馈练习和布置作业
  我是这样设计反馈练习的:观察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多媒体展示),思考:它采用了怎样的屋顶?为什么?
  我是这样布置作业的:视频展示雍和宫的整体院落,学生思考:为什么中轴线上的建筑屋顶的颜色与两旁配殿屋顶的颜色不一致?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反馈和作业题的设计,就是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实际问题作出解答,从而达到知识、方法的迁移应用,完成学习的最终环节。
  参考文献:
  [1]姜晓琳.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7(04):94.
  [2]姚王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视点,2013(11):163.
  作者简介:张娇,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武进中等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高、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除了在教材、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上转变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挖掘教学深度,拓展教学宽度,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本文首先研究了自主学习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进而结合当前的小
摘要: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我国根据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树立了我国新世纪教育立德树人的风向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新修订)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且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通过动手操作从而体验数学的内在魅力,让
摘 要: 微课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时间短、内容少,讲解具有针对性,一次只讲一个知识点,内容少但不乏充实。文章阐述了微课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 微课 特点 应用  一、引言  微课最早始于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的创始人是萨尔曼·可汗。2004年,可汗在用雅虎电子画画笔记本远距离教表妹数学时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
摘 要: 相对于结论来说,过程更重要。教学过程,即教师从课前准备到课中组织及课后评价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直接影响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所以关注物理教学行为的过程“细节”,是新时期教育者应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过程教学 细节 行为  物理教学中,过程与结论是一对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结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或者是目标;而过程,则指为了
摘要: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人才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其专业内各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又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要想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当前,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中,存在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刻板、教学评价单一等
摘要: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推进课堂艺术的使者,作为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摒弃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学经验,根据现在的学情来定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创新;学科功能  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它能使人类了解过去,看清现在,在一定的范畴预知将来。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中流砥柱,亦是中华复兴伟大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博客、3G手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展并为广大高校青年师生所接受与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极大影响高校青年师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日记是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形式,因此,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习惯的培养与兴趣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的写之前、写之中和写之后,教师都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对日记写作的兴趣,并努力使这种兴趣长期地保持下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写日记;兴趣  兴趣是什么呢?它就是个体对于某些事物、活动以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具有倾向性的情绪与态度。
摘要:鲁迅曾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所谓广而后深,博而后专,是指只有读够一定数量的书,才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偏好,也才能够学得深,学得专。阅读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语文知识,更是能够指导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的文学作品中,不仅有妙趣横生的诙谐小说,还
摘要:性情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依托,而最好的凭借就是诗词,让学生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然而诗词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如同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诗词的教学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真正领悟到诗词的内涵,走出字面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