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了解疑似病例中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正常冠脉所占的比例。方法 随机抽取88例冠心病疑似病例,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据有无典型心绞痛将88例患者分成A、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的阳性率。并根据静息心电图有无缺血性ST-T改变将其分为C、D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的阳性率。结果 A、B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冠心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冠心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冠心病疑似患者应及早完善冠状动脉病变检查,建议行冠脉造影,便于明确诊断及早期进行冠心病一级或二级预防与治疗。排除冠心病后可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关键词】 疑似;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432-02 中图分类号:R 714.21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13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老年、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危险因素,随着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的升高,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胸闷、胸痛患者,常被作为冠心病疑似病例而接受冠心病相关治疗、反复住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部分患者因未能有效解决冠状动脉狭窄而发生心肌梗死、心衰、猝死。及时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冠心病防治的基础。笔者对88例冠心病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在有或无典型胸痛表现及有或无缺血性心电图表现情况下,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冠脉病变情况。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龄(63.3±11.2)岁,所有患者均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根据有无典型胸痛将其分为典型胸痛(A组)36例和不典型胸痛(B组)52例。典型胸痛指胸骨中上段或心前区局限性闷痛、紧缩感,伴或不伴左肩、左臂内侧、颈、咽、下颌部放射痛,含服硝酸酯类药物或去除诱因(体力劳动等)后数分钟可缓解。非典型胸痛表现为灼痛、刺痛或隐痛,每次持续数秒钟至数小时不等,硝酸酯类治疗效果不确定。根据静息心电图有无缺血性ST-T改变将此88例患者分为有缺血性改变(C组)42例和无缺血性改变(D组)46例。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指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和/或T波低平、负正双向或倒置。
   2.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 采用JudKins技术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正位、左前斜、右前斜、足位等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直径法,血管狭窄≥50%为诊断冠心病阳性标准[1],>20%且<50%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无狭窄或<20%为正常[2]。
   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冠脉造影结果 88例冠心病疑似病例,冠脉造影示冠心病52例(59.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24例(27.3%),正常12例(13.6%)。
   2.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A组有冠心病28例,阳性率为77.8%,B组有24例,阳性率为46.2%,临床有典型胸痛表现的较无典型胸痛表现的冠心病阳性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6例,发生率为16.7%,B组有18例,发生率为3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两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比较 冠脉造影结果,C组有冠心病表现28例,占66.7%,D组有24例,占5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9例,占21.4%,D组有15例,占32.6%,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讨论
  冠心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临床上很多二级或基层医院医生仅凭临床症状、心电图特点及有无合并危险因素等作出临床诊断,诊治过程存在很多盲目性。有些患者虽有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冠脉造影却排除了冠心病,如心肌桥。有的通过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但临床却缺乏典型表现,甚至部分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没有缺血性改变[3]。有文献指出临床工作中凭借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该更慎重[4],本文通过对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及无缺血性ST-T改变的冠心病疑似病例冠脉造影结果的分析,亦得出同样结论。发现临床表现为非典型胸痛的患者较有典型胸痛的患者其冠脉造影冠心病阳性率低。对非典型胸痛患者作出冠心病诊断前,为避免误诊确有必要进行冠脉造影检查[5]。这不但可以提供诊断冠心病的依据,而且可以直接观察冠脉堵塞的程度,提供治疗的方案。对明确冠心病且冠脉狭窄程度重者,早期介入治疗(支架植入)可减少或延缓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对于多支弥漫病变、左主干严重病变等应建议行冠脉搭桥手术。对冠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通常给予药物治疗干预各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即可。
   目前有多种冠心病诊断方法,例如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静息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64层螺旋CT图像重建等。相关文献报道常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64.6%,特异度36.7%;运动平板试验的灵敏度为71.64%,特异度75.85%;64层螺旋CT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98.6%。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的金标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 往往不被患者接受,但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几率不足1/1000。近年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阴性筛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在分支病变、血管壁严重钙化后病变的判断上存在局限性。通过与无创检查进行比较,及早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是针对有典型胸痛表现的冠心病疑似病例合理治疗的前提。
   早期准确诊断不仅具有上述重要意义,同时也减轻了非冠心病患者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避免对疑似患者盲目进行冠心病相关治疗,而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赵 艳,魏嘉平,华 琦,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468-1471.
  [2]陈慧妍,夏元升,邓锁琴,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 (15):2361-2362.
  [3]韩丽英,刘 凡,谢瑞芹,等.226例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增刊1):65-67.
  [4]田晓虹,陈 红,陈 朱,等.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4):265-266.
  [5]陈炳海,吴 金,余同珍.胸痛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J].现代医院,2005,5(8):23-24.
  (收稿日期:2011-04-21 修回日期:2011-06-27)
  (编辑:崔群飞)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检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IL2、IL8、IL10和TNFα水平,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5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留取血清及阴道灌洗液,-20℃冻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2、IL8、IL10及TNFα并与80例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中IL8、IL10和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复杂性胆石症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各类复杂性胆石症病变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组(LSC组,4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情况、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C组术中出血量和每天腹腔引流量均显著
脑梗死疾病导致症状以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多见,其中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单瘫或偏瘫,以偏侧舞蹈症为表现的较少见,现将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例脑梗死所致偏侧舞蹈症分析如下。
从美拉德反应产物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出发,主要就其抗氧化机理进行了讨论,同时也提及了在香精香料方面的应用.
斜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双眼单视异常或者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所引起,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对双眼视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导致永久性视功能损害[1].手
克氏针内固定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以往将针尾留置于肩峰端,易出现克氏针滑脱、退针,针尾刺破皮肤,造成针眼感染,严重时造成骨折移位、畸形愈合。我院2004
目的比较河池市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公立幼儿园878名,私立幼儿园1534名3~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以世界卫生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给予常规护理同时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  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在此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观察两组  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诊断与临床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B)确诊的EBTB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6例EBTB患者中,单一受累32例,其中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