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重视的新课题,应从为幼儿阅读材料、场所、时间、指导方面研究,抓住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为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 习惯培养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相互合作、交流,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还应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有空闲的时候,父母带着“读”书——爸爸或妈妈抱着他一起翻看图书,同时讲述书中的故事,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做玩具,视书为好朋友。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的种子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幼儿的优秀图画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幼儿文学活动的功能定位于“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学活动的本体功能——审美,即用文学作品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生活中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阅读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独立性、创造性。
在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系统培养,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不同水平上获得了发展。采取多样化形式,让小朋友参加活动,如集中式,让小朋友集中阅览,教师可在集中阅览中,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集中指导;“有一位先生,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因为他的胆子很小,大家都叫他胆小先生。一天,一只大老鼠闯进了他的房子。胆小先生……”这是一个以集中阅读的形式进行的故事阅读——《胆小先生》。孩子们首先通过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猜猜故事的内容;其次,在随老师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熟悉了故事的文字结构,掌握了它们的正确发音。之后边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边表演故事,让幼儿兴奋不已。抓住这个契机,我及时引导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寓意,对幼儿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幼儿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完成了文字的学习和知识的启蒙。如休闲式,采取比较分散、较随意的阅览形式,幼儿选择阅读资料后,可自由地、分散地到小型活动区或个人活动区进行活动。教师可在休闲式的阅览活动中,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个别指导。还可以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竞选故事大王活动、认识书店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逛书店”活动,让家长有意识地用自己对书籍的热情和兴趣感染孩子,从而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环境与幼儿始终共在,幼儿既依赖于环境,又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成长质量,营造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创造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有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 习惯培养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相互合作、交流,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还应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有空闲的时候,父母带着“读”书——爸爸或妈妈抱着他一起翻看图书,同时讲述书中的故事,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做玩具,视书为好朋友。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的种子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幼儿的优秀图画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幼儿文学活动的功能定位于“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学活动的本体功能——审美,即用文学作品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生活中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阅读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独立性、创造性。
在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系统培养,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不同水平上获得了发展。采取多样化形式,让小朋友参加活动,如集中式,让小朋友集中阅览,教师可在集中阅览中,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集中指导;“有一位先生,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因为他的胆子很小,大家都叫他胆小先生。一天,一只大老鼠闯进了他的房子。胆小先生……”这是一个以集中阅读的形式进行的故事阅读——《胆小先生》。孩子们首先通过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猜猜故事的内容;其次,在随老师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熟悉了故事的文字结构,掌握了它们的正确发音。之后边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边表演故事,让幼儿兴奋不已。抓住这个契机,我及时引导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寓意,对幼儿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幼儿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完成了文字的学习和知识的启蒙。如休闲式,采取比较分散、较随意的阅览形式,幼儿选择阅读资料后,可自由地、分散地到小型活动区或个人活动区进行活动。教师可在休闲式的阅览活动中,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个别指导。还可以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竞选故事大王活动、认识书店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逛书店”活动,让家长有意识地用自己对书籍的热情和兴趣感染孩子,从而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环境与幼儿始终共在,幼儿既依赖于环境,又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成长质量,营造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创造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有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