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警官的240小时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武警部队2012届国防生顺利完成野营综合演练,也意味着历时10个月的任职培训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这10天的演练对于这群“准警官”的军旅生涯来说短暂的不值得一提,但也正是这240小时的摸爬滚打,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战地记者”尹怀恩的梦想,是在捕捉最美瞬间时“拍”出来的
  5月10日,强行军的第一天,也是此次演练行军里程最长、气象条件最恶劣的一天。队伍在闽东的丘陵山地艰难行进,遭受着酷暑和暴雨的轮番侵袭。在距离临时宿营地还有三公里时,一阵电闪雷鸣后大雨倾盆,密集的雨柱完全遮蔽了视线。大部队只能停止前进,在临时避雨点休整。然而尖刀分队的十几名队员却毅然冲进雨中,为部队前进指引道路。突然,一个瘦小的身影以最快的速度追上这支队伍,迅速端起相机拍下这个惊心动魄的场景,构图、曝光完美而精准。
  夜深了,部队的临时宿营地鼾声四起,奔波劳累了一整天的国防生早已熟睡。而一个瘦小的身躯,正盘腿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整理着一天拍摄的照片,屏幕的灯光在黑夜中点亮了那张疲憊但满是兴奋的脸。他说,这正是他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候,因为这时,他终于可以卸下疲惫,静静地欣赏自己拍摄的作品。
  “摄影,曾经是我的一个青涩的梦想,关于青春,关于爱好,年轻的我总是想用镜头记录下更多更美的世界,因此也曾经动过去做一名摄影记者的念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尹怀恩终于有机会向笔者讲述他的故事,“然而为了履行一份承诺和参军报国的义务,我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这漫漫军旅的征程。没想到,刚下部队就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烦恼:封闭的环境、单调的生活、统一的线条……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不到更多的世界了。”一边说,小尹一边吃着自己“迟到”的晚餐——馒头和榨菜片,“后来我逐渐理解,军人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分工,在这种社会分工里我依然有广阔的发展平台,而摄影,更是大有作为。尤其是在这次拉练中,我用自己的镜头,拍下了战友们或快乐、或痛苦、或坚毅的瞬间,记录下了他们在巍巍群山间行进的队伍,在滂沱大雨中前行的背影,在丛林泥淖中永不停歇的脚步,更记录下了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尤其是这些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展板上时,大家的欢笑声让我感觉特别幸福。”说罢,他指着身边的照片墙。
  “其实,我还有个更大的梦想!”小尹突然兴奋起来,“我想成为像刘海山老师那样著名的摄影记者,始终拍摄在采访第一线,参与到武警部队所有重大演习、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新闻报道和资料拍摄工作中,用自己的相机,见证武警部队的发展,这样我的摄影梦就会更有价值了!”说罢,小尹会心地笑了。
  “心灵使者”张秉正的梦想,是在传递正能量中“聊”出来的
  当记者见到被战友们称为“阿秉”的小张时,他正和几名战友走在队尾,一边搀扶着他们前行,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恋爱故事。渐渐的,这几名原本因体力不支掉队,情绪低落的战友放出了爽朗的笑声,步伐也更加轻快,他们一边和“阿秉”聊天,一边追赶前方的队伍。当小张顺利地将他们送回大部队后,记者终于有机会和聊个不停的“阿秉”说句话。
  “拉练路上大家各有分工,有旗手、有卫生员、有宣传员,而我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聊天,说难呢也难,心理疏导这个活儿还不是随便哪一个人就可以干的。”说起拉练路上自己这个特殊的“兵种”,“阿秉”不无自豪,“大学期间我的专业是心理学,这是因为高考前夕碰上了汶川地震,灾民们震后出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我就下定决心,要在大学期间攻读心理学,为身处心灵困境的人们带去一抹阳光。”
  而填报志愿时的提前批次,让“阿秉”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梦想悄然披上了一层深沉的橄榄绿。“在大学期间,由于专业知识过硬,我在同学中很受欢迎,所以并没有在意部队生活会给自己的梦想带来什么落差。然而毕业之后,基层部队每天除了训练就是执勤的‘简单生活’,让我瞬间绝望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对小张而言大概是最大的悲哀,离开湖南师范大学后,在现实和理想中反复的挣扎让他消沉了很久。
  “真的非常感谢这次拉练。”说到自己如今的转变,小张感慨颇多,“综合演练是对身体、心灵和精神的一次高强度集中考验。许多战友在长途行军中都会遇到体力不支、伤病反复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些生理问题还会引起更具危害和传染性的抱怨、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这些消极情绪最终又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行军途中,大家的心理健康其实是最应该关注的。虽然导演部安排了心理医生,但对于庞大的演练人数而言,心理医生很难随队疏导,其作用实在有限。这时候,我就可以发挥作用,及时出现在战友身边,用科学方法不露声色地为他们做心理疏导,在看似平常的“闲聊”中传递“正能量”。
  正是因这次拉练,“阿秉”重新看到了心理咨询在基层部队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相比于我们10天短暂的拉练,在执勤处突一线的战士们更需要疏导和交流,来帮助他们远离负面情绪的沾染。作为一线带兵人,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成为战士们的心灵使者,为他们守卫心灵净土,让部队时刻保持着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通信尖兵”朱丹宇的梦想,是在无形战场上“听”出来的
  与很多书生气很浓的国防生不一样,毕业于云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朱丹宇,搭眼看上去就是一身虎气,宽厚的肩膀和健硕的肌肉更像是身经百战的特战队员。而行军途中他背着的无线电台,却在讲着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爷爷是南线军事行动中的一名侦察兵,曾在老山阻击战中立过二等功,直到现在还看得见他手臂上子弹擦过的伤疤。受爷爷的影响,参军报国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高中毕业时,我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国防生,希望能像爷爷那样,成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特战尖兵,到战场最前沿打仗,带领部队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说起当时的梦想,小朱眼睛里依然闪烁着无限的憧憬。然而毕业被分配到某总队通信站的现实,却把小朱从梦想中的反恐一线拉到了堆满电脑的基站中。“部队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每天的任务就是站岗放哨,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冲锋陷阵的机会让我建立功勋。”骨感的现实让朱丹宇感觉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他从来没想到部队的生活就是每天对着计算机敲敲打打。
  刚聊到一半,小朱腰间的对讲机传来急促的呼叫,“通信组注意,后方基站突遭犯罪分子破坏,各小组成员迅速利用背负式电台建立临时通信网络!”听到呼叫,小朱立即行动,在和临近的几名通信员沟通协调后,立刻跑上附近的制高点,开始建立区域内的临时通信网络。十几分钟后,各队的电台又重新恢复了联络,一起由演练导演部精心设置的意外情况被小朱所在的通信小组成功处置。
  “干得漂亮啊!”队长和战友们纷纷对朱丹宇刚才的表现竖起大拇指。虽然刚才的故事没有讲完,但刚才发生的一幕似乎已经是一个无声而完美的结局。小朱回到队伍里,难掩内心的喜悦,“刚才只讲了一半,其实我现在已经不再迷茫了。放眼现代信息化战争,其核心就是围绕情报的获取、控制和使用的争夺与对抗。能不能有效地获取情报,就决定了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场战役的胜负。我正是这群无名英雄中的一员,在几乎与世隔绝的阵地上,透过刺耳嘈杂的空中信号,昼夜搜寻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电波。” 朱丹宇这样描述了自己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梦想,“我现在才认识到,安守本分和追求梦想一样重要。无论身处哪种战场,我都会像爷爷一样去战斗!”
其他文献
In this paper,a focusing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widen the use of efficient monostatic imaging algorithms for azimuth-invariant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