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铌酸锂光波导的红外吸收光谱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尼高力360型红外吸收光谱仪对用已二酸(Adipic acid)和苯甲酸(Benzoic acid)的不同摩尔比混合作为质子源进行质子交换制作的Z切铌酸锂光波导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表明: OH-自由基团在3 500 cm-1处存在吸收峰, 对应于质子交换中替代质子的特征, OH-氢键在700 cm-1处存在另一个吸收峰, 对应于交换中的填充质子的特征. 当两种不同的质子源以不同的摩尔比例混合时, 质子源中的H+浓度不同, 进行交换的速度也不同, 结果导致在3 500和700 cm-1两处的峰的强度发
其他文献
研究了纳米晶Y2O3:Eu3+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 该荧光体最大激发峰位于252.6 nm, 最大发射峰位于613.4 nm, 随着团聚尺寸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和助熔剂的加入, Y
在脉冲激光激发荧光的研究中由于入射激光强度的起伏会导致所激发荧光的强度随之波动, 从而给荧光光谱及其待测物质测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采用双光路法(即在采集荧光谱的同
采用双积分球系统和光辐射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光学模型, 研究了476.5, 488, 496.5, 514.5, 532 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辐照人正常小肠组织的光学特性. 结果
目的分析基于油酰乙醇胺(OEA)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方法造模Hep 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TG)含量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