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提高城市生活品味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市的发展既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一个载体,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与历史发展阶段,都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对提高市民素质、引导和规范市民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构建城市文化的蓝图中,建设与人民大众需求相适应的群众文化,扩张和提高群众文化的总量和质量,强化并丰富全民审美教育,提高市民素质,是群众文化的历史使命。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创造一流的文化基础设施、一流的活动、一流的效益为基本战略。
  一、 扩大、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与档次,确立群众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广泛的社会性,二是以满足群众自身生活需要为目的。这两点正是塑造市民形象的最佳切入点。群众追求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品味,而适应这些需求就要有与时代同步的文化设施,只有这样,市民才能在现代的、先进的群众文化场所中求知、求乐、求美,活动才有吸引力、凝聚力。
  由于群众文化的特征带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在群众文化的设施上不仅要建标志性的也应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建设总量上有一个增长。这个增长首先应着眼在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方面。目前城市群众的文化设施的重点应放在社区上。社区现在已是城市行政隶属的基层单位、市民活动的重要区域,因此每个社区都应该有一个或两个有特色的、比较先进的、以社区为中心的、能够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的文化中心。它的规模与档次应该是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淘汰,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与生命力。
  仅城市文化设施的数量还不足以形成规模,只有辐射到农村,在农村的乡镇中也建设起具有和城市相类似的设施,才能算形成规模。目前大连农村以硬件为主要标准的优秀达标文化村、 镇的数量为全省第一,但总量较少,如果能辅以综合的工作指标,开展文化名镇、文化名村的评比,在社会上才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才能把精神生活贫乏的农民吸引过来。
  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是群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设高雅、先进的文化场所,丰富职工与学生的文化生活。净化人的情感,实行素质教育,对社会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文化设施的建设重点还应放在群众文化事业部门上。这一群体是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力,它们的发展与兴衰直接关系到对城乡的辐射、示范与带动。因此加强群文事业部门的设施建设是提升全市文化品味的关键,应当对它们的馆舍面积、设备、文化活动室的面积有高标准的要求与投入,政府对此应有一个规划。
  二、创造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打造文化强市
  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血脉,有了繁荣的活动,就标示着群众文化的旺盛的生命力。创造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是关系到大连能否成为文化强市的大问题。当经济产品步入追求正品、追求质量、追求名牌时,文化也在追求高档次、高品位、高精尖。以大连为例,近几年来群众文化在文化活动质量上追寻着向精品化发展的道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优秀的群众文化作品来鼓舞人的斗志,振奋人的精神,抓精品、抓名牌、抓本地特色,挖掘本地民间文化精华,适应了群众文化的意志与文化趣味,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如曾获得国际金奖的金州龙舞、获群星奖金奖的群舞《捻船汉子》、小品《寒夜》以及相声《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走在了东北三省各城市的前列,充分显示了大连群众文化创作和表演的水平。大连国际服装节、狂欢节、啤酒节、高雅艺术进广场活动、烟花爆竹迎春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广场文化活动等等都使大连这座城市熠熠生辉,对提高大连的城市文化生活质量产生了强大的效应。
  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综合优势的集中体现。“大大连”建设中的群众文化事业应在活动上造品牌,用时代的理念做好四个系列的工作:一是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大连之春”、“大连之夏”、“大连之秋”、“大连之冬”的四季活动,在时空上没有“艺闲”。二是推举系列人才。培养群文事业的人才,是提高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系列人才可分为管理人才、表演人才、绘画人才、产业人才等。管理人才是事业发展优劣的关键,优秀的管理人才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表演人才是活动质量的关键,活动有人才也就有了质量,造就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活动质量才能持续提高。三是建设系列队伍,造就一批以大连地域特色为名字的队伍。如建立星海合唱团、星海乐团、星海模特队、少儿星海管乐队、少儿星海合唱团等。四是举办系列民族民间艺术展演等。如大连民间剪纸艺术展览、皮影演出、大连民间器乐演出、大连民间戏曲演出、大连民间绣艺展演等。
  品牌是一种优势文化。在活动中要发挥城市文化的资源优势,用自己的队伍、自己的人才创造自己的作品,以展示城市的文化风格。
  三、发展文化优势产业,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给群众文化事业带来了挑战,群众文化需要在以公益事业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益性与产业性相结合的体制框架,加强外延的拓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事业必然要发展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是发展文化事业。大连市的群众文化有相当一部分已走进市场,但品牌还极欠缺,效益也不理想。今后大连群众文化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向四大领地进军:一是文化经济共同搭台唱戏,承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经贸大型活动,共同受益;二是各种文化艺术培训、专业等级等活动;三是走入歌厅、舞厅、电影院、酒吧、茶座;四是从事美术、摄影、摄像、影像制作、灯光、音响服务、礼仪、装潢、广告设计等等。群众文化产业应注重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研究市场的发展前景,像企业在市场中运作一样,为市场的客户所接受,要坚持以品牌文化为主,营造群文单位的综合优势。目前群众文化已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在市场中创造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树立名家名流的文化实体形象,群众文化就有竞争力,就能抢占市场的份额,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群众文化还可以利用文化的名牌拓展产业的品牌,如:金州区的龙舞在国际上获金奖,以此可搞一牌多品战略,除了搞“龙舞赛”以外,可开发有关龙的产品,如制作龙、龙灯、龙头、龙扇……用龙系列的产品打入市场,将文化和产业联合起来。近些年来,大连市的音乐舞蹈获得了多项全国群星奖大奖,以此可建设群文的音乐制作中心,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大连音乐制作著名品牌的优秀形象,讲质量、信誉、正牌,推行名牌制作。坚持以文为主,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选择能够有效地发挥群文事业长处的项目,利用天时、地利、人才的优势,既不丢弃文化,又发展了产业,使文化始终运行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群众文化应在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以健康的文化为主,净化文化市场。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它具有两种不同的属性:一种是意识形态的属性,一种是商品属性。作为意识形态,它可以产生正面效应,也可以产生负面效应,因此作为国家公益性的群文事业机构应当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坚持以健康的文化为导向,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道德水准和素质,引导人民群众为国家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大连市群众艺术馆)
其他文献
电影、音乐剧、话剧是表现声音设计的主要渠道。一个电影的成功与否与此部电影的背景音效,声音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电影《催眠大师》音效设计方面的解析,找出整
患者男,既往健康.入院前1 h因电锯工作时飞来一小木片击伤左胸部,出现心前区疼痛、气憋、胸闷、头晕、乏力,伴大汗淋漓,恶心,故以"胸外伤"急入院.查体:T 36.7 ℃,7 ℃,P 50次/min,Bp 16/10 kPa,神志清,心音钝,心律不齐,心率50次/min,无杂音。
期刊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其内容一般表现在职业理念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在谋求发展与生存的关键时刻,就更应该建立好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
无形文化遗产,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近年来这些民间文化遗产有的已经迅速地消失了,如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濒临灭绝,宫廷绝活“扛箱会”传人仅存一位,面临失传危机。我们泰州市海陵区的海陵古乐、泰州干丝制作技艺、许氏
摘要:音乐自身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电影中的运用就要显得比人声和音响更复杂一些,由于画面的制约,电影中的音乐不能像独立的音乐作品那样,不能只考虑音乐作品自身所想要表达的内容,那样会造成音画分离,而要与画面相结合,但如果一味的附和画面,音乐与画面重叠,音乐又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在电影发展初期,音乐作为电影中的背景音乐还保留着作品自己独立的特征,随着电影的發展,音乐逐渐与电影中的剧情靠拢,开始注重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湖南商务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替代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策
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密不可分,在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伴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也将不断的丰富、
摘要:为了把握法制电视节目与法治建设状况和大众精神需要的关系,依被引频次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1998年至2013年期间被引用超过1次的268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法制电视节目研究随社会进步、法治建设而发展繁荣;法制电视节目发展繁荣与其研究互为因果,其研究领域宽泛,学科专业界限非常明显。但当下法制节目研究面较窄,对文本和案例研究过于偏重,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尤其是法学领域,这不得不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