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人才观

来源 :人事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国家的巩固和强大,对于民族的兴盛和繁荣,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并用好人才。
  
  一、要有爱才之心,善于尊重人才。所谓领导干部爱才之心,就是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广纳贤良,爱才如
  命。这是选人用人的前提。对领导干部来说,爱才之心,实际上是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常言道:“荐贤者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有识才之智,勇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很早古人就流传“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的说法,提倡“为治以知人为先”,意在说明治理国家应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胜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韩愈在《杂说》中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王安石也慨叹“人才难得亦难知”。这些说的都是识人的难处。知才方能善用,用才须先识才,识人者得人才。
  
  三、要有选才之德,广于选拔人才。作为用人的一个基本环节,选人荐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的基本内涵,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注重实绩选拔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的观念,依靠群众选拔干部,坚持广开才路的观念,放大眼光选拔干部,坚持“四不唯”, 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变“领导点将”为“制度选人”,广罗人才,智选良才,海纳百川。
  
  四、要有用才之艺,精于起用人才。古人云: “善用人者为天下”。“知人善任,若已有焉”。汉高祖刘邦在总结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成功经验时,有一段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均说明起用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五、要有育才之识,勤于培养人才。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宋代诗人陆游在《苦笋》中写过一句话:“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千宵战风雨。”松下常说:“经营的光芒是灿烂或黯淡,完全在于人才的培育如何。”这些都是说明培训的重要作用。因此,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百年之计,莫若树人。
  
  六、要有励才之法,工于激活人才。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曾经对人的激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充分说明激励的重要性。
  
  七、要有容才之量,宽于厚待人才。容才是领导干部重要的心理品质。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容才的雅量,才能真正做到用好人才。一要容人之长。容人之长,就是要容得下比自己强的人。二要容人之短。所谓容人之短,并不是说要袒护、纵容别人的短处,而是说不要求全责备,要在维护原则的前提下对别人的短处有所容忍,因为越是在某些方面冒尖的人,其短处往往也越显眼。三要容人之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像一个人只要站起来走路,就难免要摔跤一样,再能干的人才,只要多做事情,就难免要犯错误。领导干部必须能够容人之错,容人改错。
  
  八、要有聚才之策,网于天下人才。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实施人才集聚战略,网罗天下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一个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轻易附和、趋炎附势的。有的人为避阿谀之嫌,甚至对领导干部敬而远之。要聚到真正的人才,就必须有一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刘备若不三顾茅庐,就得不到孔明;萧何若不月下苦追,就得不到韩信。现实生活中亦不乏孔明、韩信之才,能否求得,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诚心爱才,聚才有道。领导干部必须以人格魅力聚才,以美好事业聚才,以良好待遇聚才,以和谐环境聚才。
其他文献
林清玄是台湾当今最高产的作家,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美、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1日至2011至12月31日收治的115例冠心病患者,回顾分析在采取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方法后的临床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口服蒙脱石散和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这是由于天气寒冷,造成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大。因此,在冬季发生因心血管问题而导致猝死的机率要比夏季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