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诊治探索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实体肿瘤效果明显,但较易引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进而增加患者住院天数,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现今临床对CIP的诊治明确,但缺乏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且复发率高.本文结合最新文献报道,从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角度对CIP的诊治进行综述,旨在增强医师对CIP的中医认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受累的慢性非特异性血管炎.心力衰竭在大动脉炎中并不少见,是大动脉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动脉炎进展为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冠状动脉受累、心肌损伤、肺动脉高压(PH).本文对大动脉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背景 静脉溶栓24 h内患者血压管理不佳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患者.目前各国指南对静脉溶栓后患者的血压管理主要是制定血压控制目标值、血压变异度、降压速率.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静脉溶栓24 h内血压管理的相关性,以期为制定个体化的血压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71例.根据静脉溶栓24 h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血压变异度、降压速率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血压管
心脏淀粉样变是由于前体蛋白异常折叠形成不可溶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肌细胞外间质,使心脏结构改变、功能受损的一种浸润型心肌病,临床以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和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最常见,二者在发病机制、流行病学、预后上有较大差别.早期对心脏淀粉样变作出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是目前卒中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定量脑电图(QEEG)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其对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关于QEEG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QEEG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剔除6例,最终纳入76例.根据患者发病3个月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2
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其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基础,为了更准确地量化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临床工作者引入了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本文总结了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步态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旨在为三维步态分析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