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淡的桃花香气拂过鼻尖,小孩无邪的笑颜在料峭春风中绽开,梦中思念的春暖花开终于赶走了冬的最后一丝阴霾,让世界从心底明媚起来。
嘉陵江畔,一座本不起眼的石山,七千多尊残破的佛像,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江畔摇曳的芦苇早已不在,一座座桥梁连接着不知名的远方。诗仙空寂苍凉的咏叹与蜀道之难一同消失,隐于云深不知处,空余一杯历史的甘醇,等同道者来酌。脚下的金牛古道早已被游子嗒嗒的马蹄踏平,只得一窥梁思成与林徽因背影相依,在朦胧的辉光中渐行渐远……
微风拂过我飘扬的长发,带着冬天还未褪尽的寒意,却也夹杂着一抹春的生机。已存世千年的佛窟旁攀上一片新绿,一个是时空千年的沉淀,一个是时空新生的焕发,我与看似虚幻的时空竟奇妙地相会于此,并与它亲密地握手。
循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脚步而来,只为一睹他们的风采与热爱。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得不狼狈地逃至西南,却不想与这屹立千年的佛不期而遇。记载他们来到这里的文字还在,缓缓流动的江水还在,静静眺望江岸的佛还在,他们,却早已不在。他们也曾如我一样,驻足佛前,静听江水流淌,任凭耳边风声作响,享受天地间唯佛、唯我的安详。无论何时何地,佛总是面带着慈祥的微笑俯瞰众生吧,佛一定也曾对他们展现这般慈悲的微笑吧。普照的佛光能否驱散梁思成眉头紧锁的愁云与林徽因眼底暗藏的伤痛?佛是否也曾与他们亲密无间地紧拥,倾听他们流离失所的迷茫与苦痛?
“诗仙”李白大概也曾于此驻足吧。行走在寂寥的蜀道上,独享那份寂寞与苍凉。一路畅饮,一路高歌,月下暗浮的桃花香,不知印在了谁的心头。一向豪迈的他也一定曾为佛之禅意所震撼,孤身立于月下,小舟过尽千帆。他也许曾走下神坛,只愿做一个胸中盈满思念的月下游子,将蜀道之难的长嗟化为一壶盛满月光的美酒,对佛自斟,苦涩自在心头……
不禁想起小时诵读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与这江畔的千佛窟也是这般相遇了,同地同景,两岸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我想见的人儿虽已不知去向了何处,时空却将我带到了他们身边。也许只有那些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事物,才会显得尤为珍贵而美好吧。
春风扬起花香氤氲,不是舞在空中,而是飞进了我心里。沏一碗浓茶,看江水流淌,树叶间投下细碎的阳光。在这里,我与时空亲密握手。
点评│
这是一篇思绪飘逸、形散神聚、感悟灵动的抒情游记散文。在写游记时,许多同学都会采用“边走边写”的方式,以叙述性的文字记录游览的经历。而本文作者却不落俗套,通过游览广元千佛崖,生发出对历史、对时空的一番感悟(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并联系梁思成、林徽因、李白等人物,将千佛崖的厚重、沧桑却历久弥新之感写得入情入理,读来让人感觉韵味悠长。
嘉陵江畔,一座本不起眼的石山,七千多尊残破的佛像,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江畔摇曳的芦苇早已不在,一座座桥梁连接着不知名的远方。诗仙空寂苍凉的咏叹与蜀道之难一同消失,隐于云深不知处,空余一杯历史的甘醇,等同道者来酌。脚下的金牛古道早已被游子嗒嗒的马蹄踏平,只得一窥梁思成与林徽因背影相依,在朦胧的辉光中渐行渐远……
微风拂过我飘扬的长发,带着冬天还未褪尽的寒意,却也夹杂着一抹春的生机。已存世千年的佛窟旁攀上一片新绿,一个是时空千年的沉淀,一个是时空新生的焕发,我与看似虚幻的时空竟奇妙地相会于此,并与它亲密地握手。
循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脚步而来,只为一睹他们的风采与热爱。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得不狼狈地逃至西南,却不想与这屹立千年的佛不期而遇。记载他们来到这里的文字还在,缓缓流动的江水还在,静静眺望江岸的佛还在,他们,却早已不在。他们也曾如我一样,驻足佛前,静听江水流淌,任凭耳边风声作响,享受天地间唯佛、唯我的安详。无论何时何地,佛总是面带着慈祥的微笑俯瞰众生吧,佛一定也曾对他们展现这般慈悲的微笑吧。普照的佛光能否驱散梁思成眉头紧锁的愁云与林徽因眼底暗藏的伤痛?佛是否也曾与他们亲密无间地紧拥,倾听他们流离失所的迷茫与苦痛?
“诗仙”李白大概也曾于此驻足吧。行走在寂寥的蜀道上,独享那份寂寞与苍凉。一路畅饮,一路高歌,月下暗浮的桃花香,不知印在了谁的心头。一向豪迈的他也一定曾为佛之禅意所震撼,孤身立于月下,小舟过尽千帆。他也许曾走下神坛,只愿做一个胸中盈满思念的月下游子,将蜀道之难的长嗟化为一壶盛满月光的美酒,对佛自斟,苦涩自在心头……
不禁想起小时诵读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与这江畔的千佛窟也是这般相遇了,同地同景,两岸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我想见的人儿虽已不知去向了何处,时空却将我带到了他们身边。也许只有那些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事物,才会显得尤为珍贵而美好吧。
春风扬起花香氤氲,不是舞在空中,而是飞进了我心里。沏一碗浓茶,看江水流淌,树叶间投下细碎的阳光。在这里,我与时空亲密握手。
点评│
这是一篇思绪飘逸、形散神聚、感悟灵动的抒情游记散文。在写游记时,许多同学都会采用“边走边写”的方式,以叙述性的文字记录游览的经历。而本文作者却不落俗套,通过游览广元千佛崖,生发出对历史、对时空的一番感悟(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并联系梁思成、林徽因、李白等人物,将千佛崖的厚重、沧桑却历久弥新之感写得入情入理,读来让人感觉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