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须明了,勿跑偏,不必持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么明了自己的初心?
  没错,小时候的“理想”:科学家、宇航员、医生……小屁孩们对这些身份还没有概念呢,哪能算有了初心。《华严经》中有云:“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以此形容踏入佛门之始的成佛利生之心、求法向道之愿。《华严经》编集至今已有两千年,后人由部分经文概括而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堪称对其最经典的解读之一,流传度也更高。仔细揣摩“初心”的深意,既非宗教也非信仰,更像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单单靠知识或经验的累积,而是一种修行的过程,从过程生发出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像禅宗里的参话头,一个念想,坚持不停歇地参悟,最终开悟。这个念想,就是初心,是一种意识。参悟的过程,就是不断捕捉初心的过程。有本书叫《禅者的初心》(Zen Mind,Beginner’s Mind),是专为那些对佛教一窍不通的西方人写的英文读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一晃此书畅销英语世界三十多年,几乎是西方所有对佛教或禅有兴趣的人的入门书,也曾是乔布斯学禅的入门读物。2011年媒体悼念乔布斯去世时,这本书的作者铃木俊隆常被提起。这位日本禅宗大师在书中曾这样解读“初心”:禅修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初学者的心)。那个质朴无知的第一试探——“我是谁?”有必要贯彻整个禅修的历程。初学者的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像老手的心那样饱受各种习性的羁绊,他们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着一步前进,然后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不忘初心”译成英文,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初心”好比“赤子之态”,就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新的,因此也不会有先入为主的概念,会问很多天真的“傻”问题,小孩提的问题不少大人也没想清楚想透彻。从这个角度看,小孩比大人更接近于事物本质。
  在日文里,“初心”则是和“初学”一模一样的写法,这个词甚至影响了我们玩的游戏。受日本动漫的影响,一些在线网络游戏里的新玩家被叫做“初心者”——非得把这个身份练一段时间才能成为正式玩家,才有资格去挑职业、做任务。似乎无心中也印证了那句日本古语:“千日修以返初心、万日炼以达极致”,练习一千日才算是刚找到了初心。
  类似的话也出现在韩国电影《风斗士》里——“练习一千遍也只可能是新手,练习一万遍会成为大师”,讲述的是空手道创始人崔裴达的故事。“洗心一万遍”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各种磨砺、动荡,主人公的意志也会不断消磨。进深山修炼,崔裴达一度忍受不了孤苦要放弃,而就在将要放弃之时他似乎才更明白自己的心,于是逼着自己把半边眉毛剃掉,用这种使自己变得不人不鬼的方法迫使自己不下山,每天苦练12个小时,三个月眉毛长出来再剃掉另一边,就这样坚持了两年。
  什么时候才算有了初心?下山前崔裴达终于坚定了自己的心: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空手道。
  初心怎么跑偏了?
  然而不借助外力,人似乎总是难抵挡住惰性和贪念——赶车时总是希望它可以停留,而一旦坐上车了却希望车赶紧出发。对境生心,俗人如是。入境不迷,英雄所为。《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人、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有段子调侃:最初买电脑是为了编程,最初逛淘宝是为了省钱。
  怀揣初心却仍然迷失的段子有很多,比如有个木工师徒的故事:师傅问徒弟:“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砍哪棵?”徒弟说:“当然砍粗的!”师傅笑:“粗的是普通的杨树,细的却是红松。”徒弟改口:“砍红松!”师傅又问:“杨树笔直,红松却七歪八扭,砍哪棵?”徒弟疑惑:“那还是砍杨树。”“可杨树中间大多空了……”徒弟遂问师傅您要选哪样?师傅一个手板打下来:“你怎么不问问自己当初到底为啥砍树?上山之前你本来打算找什么料?要做刨花板就砍杨树,要做实木就砍红松。”
  还有个老板考验员工初心的真实故事:晚清商人胡雪岩早年打算派人去湖州做主管,看中一个名叫陈世龙的伙计。但有人推荐一个名叫李郁的主管,说他做过多笔买卖从未失手。胡雪岩拿不定主意,便决定出题考查。一天,胡雪岩把两个锁上的柜子分别放在两间房内,然后吩咐他们各自打开一个。李郁很快打开了柜子,陈世龙则花了很长时间。
  大家都认定李郁获胜,胡雪岩想了想却问:“柜子里有什么东西?”李郁抢先答道:“里面全是铜钱。”胡雪岩又看向陈世龙。陈世龙尴尬地摸着头,回答:“我只顾埋头开锁,没有看到柜子里装着什么。”胡雪岩笑了,拍拍陈世龙的肩说:“你才是我真正需要的人。”面对众人的疑惑,胡雪岩解释道:“我只叫他俩去开锁,没让他俩看里面。”
  胡雪岩没有选错人,陈世龙果然把湖州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能够对所托之事毫无差错地完成,同时守规矩讲分寸,不逾越界线,这正是老板胡雪岩想要的——一个财务主管所应有的初心。
  初心不必刻意保持
  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勿忘初心,就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或者经得住坎坷和起落——“居低谷不渝志,跃琼巅不自矜”。可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初心就是尊重当下真实的感受。
  并没有所谓的“初心不正,行而不远”。就像大多数人最终都没能够跟初恋结婚一样,十几岁时觉得黑帮电影里真拉风,小马哥边上的妹子很幸福,20岁时看脸,30岁时谈人生谈理想,40岁时谈哲学……人的想法是发展变化的。运动馆的剑道学习班里,经常有很多二次元爱好者,他们因为看完动漫对剑道突然感兴趣。凭着三分钟热度,没几天就不想再练的大有人在,但也有很多一开始完全不晓得剑道是啥,慢慢认识、爱上然后一直练下去的。很多事做起来,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有新感悟、新发现的过程。如果学习之初就能知道意义所在,那还练什么?
  初学者的心态“不无端猜测、不武断、不偏见”,和冥想时讲的“不执于一念”,说到底讲的是类似的事情:尝试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慢慢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探索世界和自我。也许等初心回归了,初心也就坚持了。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在整个演讲中,她频频使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整个风格就像标题短短一句就体现出的既含蓄又浓情的大家闺秀范儿,再心急也不能不顾身份扯着嗓子喊。  校长在演讲开始提出一个大问题:我们完成了哪些对这所大学应尽的义务,从而让几十年几百年的后人据此评价我们?这仍然是含蓄但不无威胁地说这是一个巨变,是会影响几百年的巨变,我们要重视。  接着校长高调宣布了自己的“野心”:要改变哈佛,带领它走进新时代。也含蓄地在
也许我对康乐园没有太多发言权,我才来这里3个多月,比不上在此生活了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那些人体悟深刻。但实际上,对生命的感情是共通的。当你喜爱生命时,无论在怎样陌生的环境遇到怎样陌生的物种,一种熟悉的亲近感总是会油然而生。  单色蝴蝶草,南校极其稀有的原生小草本,奇怪的是在东校却是满草坪的大路货……  很多热爱自然的人也许有这种爱好:刷新种,简而言之便是观察或者记录自己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物种。对我来
新毕业的大学生在职场刚刚起步的阶段,  往往在与资深员工和领导的沟通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那么,当一般的交流方式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时,  提问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了解对方么?  “公司新的总工程师下月就要来了,”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研发中心:“下月初他会做一个报告,讲述他的经历和未来想法,大家都要去听啊。”  整个公司的研发部门都在猜测新来的总工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想在总工面前会有好的表现
David Baltimore,著名的美国生物学家,  因“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之间的联系”,于1975年(37岁时),  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发现的逆转录机制,  对于人们揭开遗传信息工作机理之谜有着深远影响。  1997年~2006年,他担任加州理工学院校长。  在任职期间,他致力于让这所世界顶尖的大学培养更为杰出的科学家。  经他指导的许多学生如今也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比如
在香港上大学,住宿舍的状况和在内地很不一样。在内地,四到八个人合住一个大屋子,要是两个人有矛盾了,好歹还能通过集体的力量和解,就算你和那个室友实在是合不来也没关系,还剩其他那么多室友跟你友好呢!可是在香港,大学的宿舍一般都是两人间,面对某个人一学期甚至一年,要想不审美疲劳,还真是得靠缘分。  我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宿舍一直住最普遍的双人间,房间长四五米,宽两三米,十平米左右的面积,平均一个人四五平米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分为医史部和中药部:医史部收藏历代医药文物一千余件,善本医籍二百余种;  中药部收藏各类中药标本二千八百多种,约五千余份。  中医药博物馆目前有中国医学史展厅和中药综合展厅两个展厅:  中国医学史展厅以中华文化为大背景,同时以中国医药发展史为主线,  通过各个时期的医药文物,再现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祖国医学的主要成就。  中药展陈包括中药综合展厅和药用动物展览橱窗两部分,
追随意外,深信随机能带来意料不到的价值。  这是《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给我最大的启示,该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此前,他曾写过畅销书《随机漫步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和《黑天鹅》(Black Swan),它们与
玻璃艺术是一门很特别也很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一门非常磨练人心的手艺,初学玻璃艺术时,我的确有着一颗“玻璃心”,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听到裂、碎等字眼,脑袋里就好像有神经抽搐,经过一两时间的磨练,慢慢成就了一种“浴火重生”的心态,就像玻璃一样,人们总是看到它脆弱的一面,却不了解它可以在火里重生。  《生命博物馆》  说来很神奇,我依旧会记得一些发生在很小时候的事,例如躺在床上的我会突然
“学会一个申请的技能,等于拿到了通往世界各地的PASSPORT。”潘剑峰说。在香港理工大学读研期间,潘剑峰根据自己的申请经历,历时半年多完成并出版了《香港留学网申教程》,这本“让中介流泪”的书,旨在帮助同学们DIY申请,实现留学香港的梦想。当潘剑锋研究生毕业后,他在香港创立了公司斑马留学,以千元内的价格提供网申香港的留学服务,最贵的套餐VIP定制是10000元。  潘剑峰的兴趣广泛,他说,写作、摄
第一次听到“淬火”这个词儿,  是在高中的化学课上,它是一种提炼和筛别的工艺,  以提高金属工件的性能。  生活中,很多无形的东西其实本质上也是一个大熔炉,  帮助人们去辨明是非。  我们身处社会就离不开朋友圈子,  它看似只是帮我们把一群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  但实际上,也有“淬火”的作用:  当某一件事儿成了导火索,  所有现实因素都成了熊熊烈火去“冶炼”朋友们的质量,  这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