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再养成的策略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是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的大事,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现状、行为规范养成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就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再养成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02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019

一、中職学生行为规范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是保证其终身发展的基础,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多数中职学校学生或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或因为不规范的教育经历及失败的学习经历,导致他们应有的日常行为规范并没有养成,或是有着太多的缺失与偏差。
   对中职德育工作而言,抓住学生成人之前的时间,对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再养成”显得尤其重要。这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普通中学及中职学生进行的近千份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对比,我将中职学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一)社会因素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因成绩不佳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背负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传统社会认知容易导致中职学校学生存在自我认知的偏差,自卑敏感,我行我素,甚至破罐子破摔,容易产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各种问题。
   (二)家庭因素
   多数中职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出现问题源于家庭。因父母离异等类似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叛逆、极端,自我认识不全面,产生心理阴影等因素,都是导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产生问题的原因。
   (三)学校及教师因素
   在小学初中阶段因成绩不理想和其他原因遭遇到来自学校或教师的不公正待遇,导致学生厌学、对教师抵触等原因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出现偏差或缺失。
   (四)学生个人因素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在初中阶段有学习或生活上的挫败感,或成绩不理想,或因其他个人问题导致缺乏自信,心理上会有落差感、自卑感,自我放弃,导致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存在偏差或缺失。

三、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再养成的策略


   (一)构建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再养成教育体系
   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构建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再养成教育体系,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多方面多层次地助力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再养成。
   1.社会层面。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社会大众对中职学校、中职学生的认知也随之发生改变。中职学生毕业后,在就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这对于广大中职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找到自我价值所在,以更加积极自信的态度完成学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家庭层面。因不同的家庭变故的原因,导致中职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偏差。首先,需要学校和教师架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协调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和家长沟通,找到问题症结,帮助学生理解家长苦心,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而解决问题。其次,需要学校和教师助力,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接受现实,常怀感恩之心,让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鼓励,成为学生历练品性、不断进步的阶梯。
   3.学校层面。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再养成教育,针对中职学生已经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结合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上形成统一。
   4.教师层面。中职学校教师往往承担了更大的压力,面对已经存在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开展爱的教育,攻破“问题学生”的心理防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要避免方法过于单一、过于粗暴,避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要有大局意识,让学生、教师、学校、父母共同参与进来,形成合力,不仅能使大部分学生都受到教育,还能带动班级管理良性发展。
   5.学生个人层面。针对已有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帮助其再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改变学生的认知开始。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开始,让学生从讲究卫生、遵守纪律等小事做起,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行为规范的再养成常抓不懈,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步改变学生的行为偏差,从多个层面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二)不断完善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再养成策略的实施方案
   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中职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再养成策略应该在“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完善策略方案、再实施方案”中不断探索完善,使之为中职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谢碧.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
  [2]刘婉荣,廖建国,奠会莉,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模式新探索[J].卷宗,2011(6).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刘士向(1986.9— ),女,汉族,河北正定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德育。
其他文献
纯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不尽相同,文章以北汽新能源EV200纯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为例,结合工作原理对压缩机不运行故障的诊断进行描述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小浪底库区历史地震资料,根据小浪底水库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结合库区地震时、空、强分布特点,综合小震定量描述方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库区的震级-频度关系b值、年平均
关键词:变速器油滤清器  故障现象:一辆一汽马自达6轿车,行驶里程6万km,搭载2.0L发动机。用户反映车辆换挡后,车辆无法行驶。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进行试车发现,该车发动机工作正常,但是換入D挡或R挡,车辆都无法行驶。  造成车辆无法行驶的原因可能有换挡拉线断开;缺少变速器油;ATF油泵失效;变速器滤清器堵塞。维修人员首先检查换挡拉线,完好。检查变速器液位,正常,但油非常黑,还有微小金属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较于其他国家相对较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速度也比较缓慢,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西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为缓慢,所以加强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在大部分四轮驱动的车辆中,都有一个用来分配前轴和后轴动力的四驱动力分配系统。目前在各种主流四驱车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采用多片式离合器结构的瀚德(Haldex)中央差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