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储能技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作为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的表征,深入分析和掌握其国际竞争态势是十分必要的.针对颠覆因子识别高质量专利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储能技术的特点,构建了改进的颠覆因子I-D模型并识别出物理储能、电场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相变储能4项关键领域的高质量专利,进而分析了储能技术的技术活跃度、技术影响力和市场布局.结果显示:高质量专利可以通过改进的颠覆因子I-D模型进行有效识别.国际储能技术整体上升趋势平稳,各关键领域均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高水平储能技术均由
【机 构】
: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能技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作为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的表征,深入分析和掌握其国际竞争态势是十分必要的.针对颠覆因子识别高质量专利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储能技术的特点,构建了改进的颠覆因子I-D模型并识别出物理储能、电场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相变储能4项关键领域的高质量专利,进而分析了储能技术的技术活跃度、技术影响力和市场布局.结果显示:高质量专利可以通过改进的颠覆因子I-D模型进行有效识别.国际储能技术整体上升趋势平稳,各关键领域均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高水平储能技术均由企业主导,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活跃度表现突出,国际储能技术的知识流动呈现多元化、均衡化态势.我国凭借较高的研发活跃度成为储能技术领域持有高质量专利最多的国家,拥有高居国际前列的研发参与度、较高的本土专利市场主导权,但同时存在企业梯队建设水平相对不高、多数关键领域技术影响力较弱、对发达国家知识要素过度依赖、国内外市场布局失衡等问题.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我国储能技术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产学研协同、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及提升国际战略思维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北方地区合理利用大规模弃风电量,特别是将弃风用于清洁供暖,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重点研究弃风电量与储热容量匹配关系,以及评估某省级电网连续5年储热跟随弃风运行情况.首先,提出基于年弃风电量、年最大弃风功率和最大日弃风电量的全额消纳弃风储热容量配置方法,以及基于年最大弃风功率按百分比部分消纳弃风的储热容量配置方法.然后,根据分布式储热和集中式储热的运行特性,构建储热跟随弃风能力的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某省级电网连续5年的实际运行案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供暖季和供暖季低谷期弃风消纳问题.弃风消纳电量与储热配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至关重要.磁场是由运动电荷或电场的变化产生的,当外部磁场作用于物质时,物质内部被磁化,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磁偶极子.为了深入分析磁场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磁场效应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性能测试的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由锂离子电池、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磁场发生系统组成的实验平台,设计实验方法及要求,并针对松下18650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对比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在磁场效应下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充放电性能,在加载不同强度
为探究“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政府碳规制与重污染企业碳减排策略的演化博弈关系,通过采用系统动力学与演化博弈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政府与重污染企业静态混合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并基于政府动态碳惩罚、动态碳补贴、动态碳价与动态碳税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剖析政企双方策略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是否采取碳规制措施和企业进行积极碳减排技术创新的成本与收益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当政府采取动态惩罚、动态碳补贴、动态碳价及动态碳税策略时,该博弈模型存在稳定的Nash均衡点,且VENSIM仿真结果表明:政府动态碳规
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不同补贴策略对轻量化商用车供应链主体的研发制造投入、营销努力投入、购买决策及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量化商用车市场规模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而消费者的偏好易受价格影响.无补贴情况下,高价格敏感度导致传统商用车市场规模远大于轻量化商用车市场,且长远来看,不利于轻量化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在制造商和经销商补贴策略下,轻量化商用车市场需求量、供应链价值及社会效益有明显升高,其中经销商利润增加最为明显,但其市场需求量并不理想;而消费者购买补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续驶里程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机构相继制定并发布了多项动力电池标准,但现有标准内容仍然不足以覆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实际复杂应用场景以及新技术等多方面使用需求.对此,本文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化组织机构及其发布、在研标准进展和主要内容,同时综合标准分类和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在制定原则、编制思路以及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性及主要考量因素.进一步,结合现有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