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常规激素治疗的为对照组(43例);实施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为观察组(4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更好(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改善,但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率(6.98%)比对照组(23.26%)少,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小儿;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72.6. 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027-0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一种由很多病因引发,大多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1-3]。临床上将肾病综合征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病,患儿年龄小,其机体各个器官还未发育完善,如不及时控制病情,会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影响患儿的生长和发育[4]。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临床常采取药物来进行,包括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等方式。此次的研究选取8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以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分别讨论常规激素治疗、活血化瘀法治疗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6.18±1.46)岁;病程(2.32±0.51)年。观察组43例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6.45±1.51)岁;病程(2.18±0.49)年。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儿均经过明确诊断,具有相关的临床表现;(2)患儿病历资料完整;(3)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加研究;(4)患儿生命体征稳定。
  排除标准:(1)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2)有先天发育不全,先天性畸形者;(3)服用本研究使用的药物后会出现过敏等现象者;(4)患儿家属考虑某些原因导致拒绝参加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激素治疗,具体如下。给予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治疗,每次2 mg/ kg,一天一次,于早餐后服用,用药一个月之后,每2~4周减总量2.5~5 mg,直到停药,疗程为6个月。此外,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给予利尿药物、细胞毒药物等治疗,对水肿、感染等实施对症处理,给予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指导。
  观察组实施活血化瘀法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方剂为真武汤加减,具体药方为茯苓10 g、白术10 g、白芍10 g、附子9 g、猪苓10 g、大腹皮10 g、泽泻10 g、益母草15 g、丹参10 g、黄芪20 g、肉桂3 g、甘草10 g。每天一剂,水煎服,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疗程为6个月[5]。
  1.3.观察指标
  (1)用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来评价两组患儿的疗效。在为患儿实施治疗后,其临床体征、水肿症状等基本消失,尿蛋白水平<0.5 g/d,血浆蛋白水平>35 g/L,血脂已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为显效;为患儿实施治疗后,其临床体征、水肿症状等明显好转,尿蛋白水平处于0.5~2.0 g/d,血浆蛋白水平处于30~35 g/L,血脂有所恢复,肾功能有所好转,为有效;为患儿实施治疗后,其临床体征、水肿症状等没有好转,尿蛋白水平、血浆蛋白水平无改善,血脂水平、肾功能无恢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3)观察两组患儿感染、库欣样体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x±s)可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百分率(%)可表示计数,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如果P<0.05资料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无效例数有3例,对照组有10例,观察组的疗效概率(93.02%)比对照组(76.74%)增长很多,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改善,但是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对照组下降,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兩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比对照组(23.26%)少,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肾病综合征常采取激素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因为小儿肾病综合征比较容易复发,且长时间的激素治疗患儿会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利用此方法治疗具有一定的限制[6]。中医认为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范畴,精不化气而化水,水停则气阻,气滞则血瘀,血行淤阻,正如金匱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治疗的关键在于“治水必当活血”。活血化瘀法采取真武汤加减方剂治疗,方剂由益母草、丹参、黄芪、茯苓等多种中草药组成[7]。其中益母草和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效用,黄芪可补中益气,茯苓解毒利湿,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芍养血,附子逐火寒湿,猪苓利水渗湿,大腹皮行水,泽泻清湿热,肉桂温通经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能降血脂、溶血栓、抗血栓及抗凝,有效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对照组下降,差较大(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比对照组减少很多(P<0.05)。24 h尿蛋白定量是通过收集24 h的全部尿液,来测定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 h内的蛋白总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微,因此24 h尿蛋白定量是肾病患儿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9]。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激素治疗。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法不仅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及水肿,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俊娥,孟亚清,孟亚静,等.活血化瘀法在小儿疾病中的临床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2):88-89.
  [2] 赵鹤新.益气固肾方联合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SOCS,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34(4):61,63.
  [3] Soyaltn E,Ay Y,Serdarolu E,et al.The assesment of prothrombotic potential using thrombin generation assay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preliminary study[J].The Turkish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1,63(2):273-281.
  [4] Nuraeni E,Bukkar F,Widiasta A,et al.Paediatrica Indonesiana Original Article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in Pediatric nephrotic syndrome:the correlations with albumin,globulin,and proteinuria[J]. Paediatrica Indonesiana,2020,60(2):90-94.
  [5] 覃裕旺,王振常,黃晶晶,等.CBL结合OSCE教学法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9,20(6):79-81.
  [6] 郭景鸽.他克莫司治疗成人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血药浓度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5):773-775.
  [7] 唐振豪,兰聪颖,林丽珠.从肿瘤微环境正常化探讨活血化瘀法及除痰散结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机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7):1091-1098.
  [8] 邓建荣,林小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74-76.
  [9] Kobayashi S,Amano H,Terawaki H,et al.Spot urine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as a reliable estimate of 24-hour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but not membranous nephropathy[J]. BMC Nephrology,2019,20(1):3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以朱良春痛风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门急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相同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方药组成主要取自国医大师朱良春痛风方)。对比观察治疗至症状完全缓解所需天数、治疗前后血尿酸值、1年内随访痛风是否复发。结果:治疗后尿酸值达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及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妈富隆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总体疗效、伴随症状变化、证候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坠胀症
【摘要】目的:观察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应用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方案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64例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成两组,在治疗中实施开颅术式方案(对照组32例)和微创引流术(观察组32例),对比两种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质量
目的探索以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CIPP)及柯氏模型为导向的"互联网+中医护理"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2019至2020年211名"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为研究对象,组建行动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行动小组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培训方案、"互联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时的实际价值。方法:对110例患者进行随机等比例分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额外提供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总满意度为70.91%;对照组总满意度为47.27%;接受护理期间医患纠纷,观察组发生率为1.82%;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占优;护理期内,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感染
目的探究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实习研究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比较两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基本临床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
目的探讨SBAR[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标准沟通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晨交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实习护士晨交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0人为观察组,2017年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1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式进行交班能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出符合研究的100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孕期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导前后的血糖指标及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相关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新生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采取血压控制。分析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