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与汉族帕金森病患者ATP13A2基因Thr12Met位点突变分析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尽管个案管理(CM)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满足患者的综合服务需求,但关于患者个案管理体验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医疗服务利用率较高的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
目的比较免疫印迹(IB)和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SABD)基底膜带自身抗体(BMZ-A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应用IIF和IB技术对97例SABD患者血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讨NO在瘢痕组织增生中的作用.方法手术活检标本,分为瘢痕疙瘩组、正常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每组8例.组织匀浆,用Griess试剂检测
目的了解遗传过敏性皮炎(AD)患者各种常见特异性IgE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合并哮喘及过敏性鼻炎对其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90例AD患者血清行Mast SIgE检测.结果 AD患者屋尘螨、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 5和P75表达进行检则。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单核细胞TNFα及其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与银屑病/病期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87例银屑病患者与30例健康人进行血清中sICAM-1浓度的检测.结果银屑病患者sICAM-1浓度明
为进一步阐明银屑病的发病机理,我们应用APAAP法检测20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现报告如下.rn临床资料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进rn行期与静止期各10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方法对近10年来两院收治的23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15例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抑制大多数上皮细胞的增生,这种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失调,可能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9例皮肤鳞癌组织内TGFβ1(
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和炎性粒细胞局限性浸润是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最新研究提示[1],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细胞间基质成分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是炎性细胞在皮肤聚集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