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外围盆地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分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寻找辽河油田接替领域,加大外围盆地的勘探力度势在必行。近年来在辽河外围的陆家堡凹陷勘探取得较好勘探效果,而分析认为奈曼凹陷也具有较好的生油条件及储盖组合配置。本文从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油源条件及储层特征对该区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1 概况
  奈曼凹陷是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西北以乌兰尔格—东三义井凸起与张三园子—新庙凹陷相望,东以章古台凸起与八仙筒凹陷为邻,有利勘探面积约800km2。
  奈曼凹陷总的资源量为0.86 × 108t,已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 034×104t,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该区完成二维地震1 329.2km,三维地震110.3 km2。区内共有完钻探井8口,其中有4口井获工业油流,2口井见油气显示。在凹陷中北部西侧发现了一个含油构造—双河断裂背斜,揭示了两套油藏,九上段為构造油藏,九下段为岩性油藏。探明含油面积9.58km2,地质储量2034.29×104t。
  2 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奈曼凹陷是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构造走向NNE向,呈狭长条带状分布。根据区内断裂展布特征及构造形态,将区内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西部陡坡带、中央洼陷带和东部斜坡带。
  2.2 地层特征
  本区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下白垩统分布面积约800km2,最大埋深3600m。下伏发育有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和三叠系上统哈达陶勒盖组。前中生界基底由海西褶皱带石炭、二叠系浅变质砂岩、页岩组成。奈曼凹陷地层发育较全,由三叠系哈达陶勒盖组、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白垩系下统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和白垩系上统、新生界组成。
  2.3 油源条件
  奈曼凹陷发育有九佛堂组和沙海组两套生油层系,九佛堂和沙海组沉积时期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深灰色泥岩、褐色油页岩沉积,具有较高的生油能力,构成本区主力烃源岩。对各组段的有机碳、氯仿沥青“A”、生烃潜量等丰度参数的研究如下:其中奈1块的九佛堂组下段有机碳为2.44%,沥青“A”为0.2174%,生烃潜量为9.69mg/g;九佛堂组上段有机碳为0.25%,沥青“A”为0.0036%,生烃潜量为0.37mg/g;沙海组有机碳为2.11%,沥青“A”为0.0831%,生烃潜量为11.08mg/g;北部奈10井九下段有机碳为3.20%,沥青“A”为0.2884%,生烃潜量为19.80mg/g(表1)。有机质类型九佛堂组下段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九上段多为Ⅱ2型,沙海组以Ⅱ1型为主。按我国陆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九佛堂组下段烃源岩属于好生油岩,生油能力强,沙海组烃源岩达到了较好烃源岩的标准。
  表1 奈曼地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参数统计表
  [\&\&\&\&\&\&\&\&\&\&\&\&\&\&\&][井号
  NAI1
  NAI10][层位
  K1sh
  K1jf上
  K1jf下
  ][有机碳
  %
  2.11
  0.39~3.22
  0.25 0.14~0.43
  2.44
  0.28~5.12
  3.20 2.8~3.82][氯仿沥青“A”
  %
  0.0831
  0.0042~0.2199
  0.0036
  0.0008~0.0056
  0.2174
  0.0889~0.3276
  0.2884
  0.2199~0.3765][生烃潜量
  mg/g
  11.08
  24.81~1506.95
  0.37
  0.14~0.81
  9.69
  0.24~19.07
  19.8
  17.45~24.32]
  2.4 储层特征
  本区西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砂体,东部斜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中央洼陷带发育浊积扇砂体。在盆地的断陷期洼陷内形成了大量的浊积砂体,凹陷东部斜坡带则发育有砂体上倾尖灭、地层超覆圈闭;凹陷北部在后期构造作用下形成了地层反转带,发育砂体上倾尖灭岩性圈闭。本区勘探目的层为九佛堂组。该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单层厚度一般2m~6m,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九佛堂组下段火山物质含量较高,以凝灰质细砂岩、粉砂岩沉积为主。工区内储层物性普遍相对较差,钻井所钻遇的砂体均属中-低孔隙度,低渗、特低渗储层。九上段孔隙度分布范围在8.8%~25.1%,平均为14.29%。渗透率0.14μm2~92×10-3μm2,平均为3.38×10-3μm2;九下段储层的孔隙度在8%~15.6%之间分布,平均值为12.9%,渗透率全部小于1×10-3μm2,平均值仅为0.31×10-3μm2。邻近的奈7井揭示九佛堂组上段孔隙度分布范围在11.6%~14.4%,平均为13.14%。渗透率0.21μm2~1.39×10-3μm2,平均为0.52×10-3μm2,属中低孔,特低渗储层;九下段孔隙度分布范围在6.2%~9.2%,平均为7.5%。渗透率0.05μm2~0.22×10-3μm2,平均为0.13×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储层。
  2.5 圈闭类型
  在凹陷中北部西侧发现了一个含油构造—双河断裂背斜,揭示了两种类型的圈闭,九上段为构造圈闭,九下段为岩性圈闭。奈曼凹陷目前只发现双河断裂背斜圈闭,油藏主要分布在九上段及九下段的顶部,单层油层有效厚度较薄,一般在1~5m之间。油层分布特点受构造及物性的双重因素的控制,空间分布表现为由低块构造向高块构造、由南东向北西方向,油层的发育呈现由富变贫的特点,即靠近油源区油气较富集,在同一断块油气主要集中在构造高部位。九下段油层呈层状分布,单层油层有效厚度相对要厚一些,圈闭主要受岩性控制。
  3 结论
  本区发育两套主力生油岩,九佛堂组和沙海组。九佛堂组生油岩为好生油岩、沙海组为较好生油岩;
  主要目的层九佛堂组属低孔、特低渗储层;
  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圈闭及岩性圈闭,其中九上段以构造圈闭为主,九下段以岩性圈闭为主。
  参考文献:
  [1]王莹,侯中健,刘红岩.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物源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9,16(2):34-36.
  [2]丁枫,丁朝辉.奈曼凹陷奈1区块九佛堂组储层特征[J].地质勘探,2012,32(12):37-43.
  [3]张方礼,廖代勇,李晓光,等.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志.
其他文献
"顶岗实习"是目前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但目前大多数情况并没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岗位,了解到更多的就业动态。"体验学习和顶岗实习"制度的确
基层团委是共青团组织在生产线单位的基层组织。团员青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完善自我。作为企业的基层团组织
经济的深入发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强化和提升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水平,做好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提升质量技术监
基层党政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及"助推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做好矿山建筑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至关重要。
摘 要: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以逃避债务的现象,“刺破公司面纱”作为平衡股东有限责任和债权人利益的一种法律机制应运而生,本文旨对“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和适用进行简析,指出我国现存制度之不足,并尝试对应用层面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司法;刺破面纱;人格否认  1 “刺破公司面纱”之概述  “刺破公司面纱”(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又称为公司
文章结合这几年高职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解决高职学生在学习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这两个方面,从应当如何更好的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