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的具体界定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b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海事违法行为涉及的内容广泛,海事案件执法情况复杂、变化迅速,执法队伍法律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法规不可能对所有情况下的行政处罚都规定得明确具体,从而致使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也不能对未详尽规定的海事行政处罚都能提出明确具体的海事行政诉讼,海事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亦不能作出具体详尽的界定。
  关键词:海事法院;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管辖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9-0195-01
  一、我国海事法院的性质及优势
  根据我国《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海事法院属于专门人民法院。其“专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上的独立性。海事法院的设立是根据特别法设立的,其设立依据不仅包括法院系统组织法中的基础性法律,即《宪法》和《法院组织法》,还包括专门性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受理案件的单一性。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第二条的规定,“海事法院管辖第一审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
  (三)管辖上的专业性。海事法院的管辖不同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不依其所处的行政区域而定,而是由专门性的司法解释作出的特殊规定。
  二、海事行政案件的概念
  海事行政案件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采取的行政行为不服,或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请求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开相关信息,而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公开或者不受理等,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律法规的规定提起诉讼,由海事法院立案和审理的海事行政争议案件。
  海事行政案件是对海事行政争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判机关即海事法院立案审理的案件。其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对海事行政处罚产生行政争议,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决该项行政争议,经海事法院依法立案登记,予以受理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对予以受理的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判决或者依法进行调解结案。
  三、海事行政案件受理的法律依据
  海事行政案件受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诉讼管辖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等国内法律法规和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及我国根据不损害主权的对等原则所认可的国际惯例。
  四、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的具体界定构思
  由于海事违法行为涉及的内容广泛,海事案件执法情況复杂、变化迅速,执法队伍法律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法规不可能对所有情况下的行政处罚都规定得明确具体,从而致使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也不能对未详尽规定的海事行政处罚都能提出明确具体的海事行政诉讼,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亦无法具体界定。
  然而海事行政案件,主要是解决的行政争议是海事行政处罚及相关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等,诉讼请求指向的是被诉海事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可诉性,笔者认为海事法院应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提起的下列海事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立案登记:
  (一)对涉海洋或者通海水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污染海水域或者海洋的行为及其情节轻重处污染者以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对可能污染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排污许可证申请,涉海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涉海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海事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涉海、涉渔业的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矿藏、水流、荒岛、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承包权、规划的决定不服的。
  (六)认为涉海、涉渔业或者通海水域的行政机关侵犯其涉海、涉渔业或者通海水域的经营自主权的。
  (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对涉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五、总结
  海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制度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具体范围问题。唯有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不断丰富,在具体裁判中不断扩充,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语言,才可以准确使立法和实践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马怀德.《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裴兆斌.《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与海事行政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3]姜明超.我国海事行政案件管辖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神经修复学科正受到临床医生、基础科学家、学生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今年该学科也为人类利益取得了深远意义进步和突出成就.在本报道中,2018年的神经修复学年鉴总结了新
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是《环境保护法》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步入“新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极端实验条件,例如,极强磁场和极弱磁场的获得与测量,极高压强和极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极高温度和极低温度的获得与测量,等等.在这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矿产资源短缺的局面日益严峻并已逐渐演变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木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宋时期刻板术的发明开始萌生,到明代已经有很高的技艺了.进入20世纪,西洋和东洋版画的引进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版画创作方法,版画也在中国历史地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地观察、思考、体验,并从动手的实践中得到知识、运用知识。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笔者结合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业管理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住宅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摘要:通过调研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原因,并指出通过强化多元文化之间的比较、在课堂教学中创建跨文化交际情境等对策,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 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