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曾祺散文的生活美学与当代价值和意义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美学”是源自西方的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有一批研究者试图从中国本土作品中探究“生活美学”这一概念,并且试图寻求“生活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结合点,从而使其具有中国特色.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数量众多,题材丰富,蕴含了丰富的生活美学思想.汪曾祺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体验包括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都寄托在俗世生活中,而当代“生活美学”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回归生活”,由此我们会发现两者不谋而合.
其他文献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以古代的十四部经典著作的经注为解读对象的音义书,载录了大量的异文,这些异文对解读经典作用很大,历代学者非常重视.清代以前引录参校者比较多,主要与当时学术环境有关;清代学者对《经典释文》异文本身的研究已有自觉意识,并富有开创性;清代以后,学者们善于挖掘《经典释文》异文的文献学与语言学的价值,并对异文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在文化领域日益凸显.新时代现阶段出台的“清朗”行动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对目前文化市场存在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问题的有力整治,此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不仅有利于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
金末元初文人元好问创作了十余首涉及寒食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要内容,兼有思乡怀人、咏物抒怀等题材.这些诗歌突破了前代以展现寒食习俗为主的内容,蕴含着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及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文章将元好问的寒食诗置于其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变化的背景下探索其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