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卫校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融合

来源 :教育界·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度在逐渐提高,改革的持续深入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与综合素质。目前,中职卫校也面临同样的要求,在卫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于中职学生教育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让中职卫校的学生可以与社会更好地衔接,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对于卫校而言,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才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
  一、中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除了对教育重视之外,对于各个行业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中职院校学生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帮助中职院校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是学校与社会都应该重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对一个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学生的能力、心态以及积极性都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因為语文学科本与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融入人文素养的内容可以实现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全面提高。通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加强语文学科与人文素养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最终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在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整合语文教材
  目前,中职语文教材偏向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素养主线不够明显,在课本的各个单元中都可能存在。所以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将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凸显出来,并且适当添加新内容,将人文精神作为语文教材的主线,基于学生这一中心主体,将实践作为关键,实现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这种形式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的是教师的绝对控制,很少关注学生对于语文的实际需求。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启发诱导等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自身需求出发学习语文知识,最终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懂得扎实自己的基本功,不断地阅读,掌握对应的专业知识,再配合心理学和教育学内容的学习,才可以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只有本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够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卫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中职院校语文教学对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总体要求,在针对卫校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需要从课堂、课外两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人文素养,让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学真正融合起来,最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在课堂中
  1.感受汉语表述的魅力。卫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作为文化的有效载体,其表达的是情感与思想,所承载的是人类的文化成果以及文化精神,正所谓“文以载道”。在卫校的语文教材中,人文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含:第一,深刻的思想;第二,各种形态美感;第三,丰富的情感。这些文章,有的揭示社会伦理、人生哲理,有的包含正义感、爱国情和友情,有的蕴含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情美。对于卫校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挖掘,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美感具有现实意义[2]。
  从形式上看,汉语表达的特点是多用短句,实现长短的相互交错,是非常灵活的,并且句子变化非常丰富,不仅朗朗上口,而且铿锵有力;从语意来看,汉语注重的是诗趣、意会、神韵等,倡导的是自由自在,随文而变。所以,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看重的是情境和语境的积累,不断去体察与感悟汉语言的魅力。
  如《荷塘月色》一文对月下的荷塘进行了如此的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语言如此之美,观察如此之细,表达如此之好,可见作者遣词造句所表现出的韵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汉语句子的特点。语法灵活,在句子之中缺少主语的地方非常多,但是与上下文相互联系,读者就可以将缺少的主语补充出来。这种以意相合的特点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汉语的人文性,再配合上作者视觉,呈现出绚丽多姿、气韵生动的情境,让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朱自清对于叠字的使用非常擅长,其语言之中包含一种韵律之美,这种语言本身是人文的,包含诗意。在面对这一文本的时候,教学也应该偏向于这一方面,才能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熏陶。
  2.品味语言运用的美感。语文教学还应该将“语文”二字凸显出来。卫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在于学生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学习和运用,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与感悟的合理引导,使其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提升自我审美情趣以及思想品德修养。具体而言,卫校的语文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研读、理解一篇篇文章,帮助学生培养对真善美的想象,培养对社会与人生的关怀,懂得对生命的理解、尊重以及关爱。
  如有这样一个故事:协和医院的一位医生要求前来实习的每一名实习生都能够写10例初产妇分娩的观察病案。实习生对分娩过程仔细观察之后,认真写作病案,但是医生查看之后,只给一个实习生的作业本上写了一个“GOOD”,其余的全部要求重写。虽然他们观察得更加仔细,但是依旧无法满足医生的要求。他们重新观看了一下通过的病案,对比之后发现病案上多了一句话:“产妇额头上冒出了颗粒大的汗珠。”虽然这句话很普通,也很平凡,但是医生感受到这名实习生对于产妇的关爱,从而折射出医者的仁心。仅仅从病案书写来看,能够培养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体现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但是学生忽视了医者的人文修养,就无法写出令人感动的语句。因此,在病案写作中,协和医院要求用心去记,用爱去记。当然,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尊重患者,理解患者身心上的伤痛,给予患者深切的同情,这一切都需要做好准确的把握、恰当的表达。基于这一角度,卫校语文不重视人文教育是无法满足社会工作需求的[3]。   (二)注重拓展课外阅读
  针对卫校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不能漫无目的地阅读,要结合推荐的书目,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进行对应的阅读。
  第二,合理引导学生的感受与思考,不需要进行多么深奥的分析与讲解。因为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在这种阅读下,学生逐渐喜欢上文学,等到有一定程度的积累之后,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就可以实现对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最终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能力。如果从一开始就对高深的文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术语进行讲解,就会对阅读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入手。通过梳理卫校语文教材选文发现,教材之中虽然存在诸多的优点,现代文之中包含明显的时代感,注重友情、亲情以及邻里之情,包含亲近大自然、热爱自然美景等,但是有关爱情的文章非常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中职学生正处于豆蔻年华,当人生到了这一阶段后,对于异性就会产生美好的憧憬,大部分学生对于异性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关注。很多学生因为心理不够成熟,就可能将最初对于异性的吸引误以为是爱情,从而陷入早恋的误区之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走入爱情,但是没有爱情并不代表学生对于爱情不渴望,不想去感受微妙想象中的朦胧情感。如果真的没有,那就是不正常的。所以在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这一种情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4]。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中职院校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卫校的语文教学而言,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对学生情感的滋养之中,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中职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J].当代教研論丛,2017(10):122.
  [2]李丹.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科教导刊(下旬),2017(09):99-100.
  [3]谢岭,邱文君.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西部皮革,2016(22):231.
  [4]舒惠娟.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突出音乐在音乐学科当中的重要性,以围绕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性 以音乐为主线 培养理解力 表现力 主体性  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是以其“乐”而“促智”、“怡性”、“辅德”进行育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育以其潜移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善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于质量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为了调节个性化间的不同。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
【摘要】研究通过构建一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PBL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为期两个学期的实践中,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每个步骤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意识。实践表明:PBL积极的教学管理机制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PBL;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听力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
“咦……大葱流鼻涕了!妈妈!快来!”我大声惊呼。  周日上午,我帮助妈妈做午餐,刚处理完豆腐,准备切大葱了。不知是我的刀不够锋利,还是我切法错误,总而言之,在我的一番“咣咣咣”之后,大葱虽然被切碎了 ,却流出了一股恶心的、黏黏的东西。更不幸的是,那个东西糊满了我的整个手掌。摸上去,滑滑的,黏黏的。闻上去,有一点冲鼻子的味道。看上去,晶莹透亮,好像是大葱流的鼻涕,又像是洗碗的洗洁精。我连忙问妈妈:“
【摘要】传统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输入”容易直接造成学生视觉和听觉疲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课程知识为主线的“翻转课堂”形式更有利于实现前置课程知识点迁移、课程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关键词】工科;翻转课堂;知识迁移;知识体系构建  木材加工化学是四川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第六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是
【摘要】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得到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关注与欣赏。然而,山西纬度跨度大,区域广,局部地区的面食文化只是粗略提及,并未详尽介绍。文章以晋北地区的面食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其面食名称英译策略以及面食背后独具一格的面食文化。  【关键词】晋北面食;命名理据;英译策略;文化内涵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山西饮食文化已成为世界饮食文化的瑰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