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我对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了一些尝试。
一、电教媒体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有引人深思的寓言、优美动人的散文、生动感人的故事等等。针对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累薄弱的特点,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
1.出示画面,感受内涵
当教《桂林山水》,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时,没有亲临桂林的农村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肯定是不深刻的。于是,我利用网上收集的桂林山水的美景,借助多媒体放映了这些景观。这样,学生犹如亲临桂林游览了一番。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体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兴趣大增。
2.鼓励实践,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为孩子创设更多的动手机会,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詹天佑》一文时,我先让一名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演示火车是如何走“人字形”线路的。其他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要求操作一次。我答应了,但提出要求:必须边演示边将有关句子说出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边操作边说句子。这样,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牢牢记住了这一段内容。
运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获得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电教媒体有利于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现代教育中,美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中,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美感性,可以通过图画、音乐等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含蓄的美,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构筑的那个情景。
1.利用电教媒体影音效果,领悟自然美
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学生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要让学生通过文字就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感,就得很好地运用电教媒体手段。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正是由于借助了电教媒体,学生才能在产生美感的过程中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2.借助电教手段,激发情感体验
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还包括引导学生对美的实质的理解,从内心有丰富各异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为了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和文章字里行间所表露的情感产生共鸣,刚一上课,我便用饱含感情的语调向学生讲述《走下圣坛的周恩来》。最后,我说:“就这样一位伟人离开了我们。在送别遗体的那天,北京所有的市民都聚集到长安街头,他们都想看到总理最后一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大屏幕上出现灵车缓缓而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轻读课文。”课文的朗读声在哀乐中滑行着。我看到教室里也出现了“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与课文描述相吻合。学生体会到了这种崇高的情感。
三、电教媒体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好胜、喜欢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作文恰恰满足了他们这种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作文恐惧症却普遍存在。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利用电教媒体帮学生消除这种恐惧呢?
1.运用电教手段,加强知识积累
我们认为,写作也和练习书法一样,须先经历“摹”和“临”这样的过程。这一年来,我校正在准备电教课题的结题验收,电教媒体已成为我校各学科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我将学生通过各学科接触的教学软件的内容都作为作文素材,从不同角度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2.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指导写作
虽然文无定法,但对于小学生,又特别是惧怕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提供一个写作模式还是必不可少的。每次进行习作指导,我都要从相关教学软件中找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具体指导。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学生通过教学软件,明白了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再投影出示简单的事例和性格特征供学生参考、选择。在这样“鱼、渔”兼得的情况下,学生也就不再提笔咬笔头了。
3.运用电教手段,训练创造思维
作文能力是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不同的人,气质、素养及兴趣不同,见闻感思有别,所写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面貌各异。在6月5 日世界环境日期间,我找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录像带让学生观看。录像中一幕幕身边环境被破坏的惨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们模拟大自然中的某一事物,写一封谴责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信。结果,学生们的习作无一不令我大吃一惊,也让我不得不佩服这群小作者,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信心。谁说写作文是一大难题?有了适宜的土壤、气候,它们自然能茁壮成长。也正是由于电教媒体,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教育学家曾这样说过:“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及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这段话很有道理。为了不断让学生具有新鲜感以产生兴趣,增强直接动机,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电教媒体,寓教于乐。电教媒体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我相信,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电教媒体更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都为之努力奋斗吧!
一、电教媒体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有引人深思的寓言、优美动人的散文、生动感人的故事等等。针对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累薄弱的特点,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
1.出示画面,感受内涵
当教《桂林山水》,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时,没有亲临桂林的农村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肯定是不深刻的。于是,我利用网上收集的桂林山水的美景,借助多媒体放映了这些景观。这样,学生犹如亲临桂林游览了一番。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体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兴趣大增。
2.鼓励实践,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为孩子创设更多的动手机会,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詹天佑》一文时,我先让一名学生上台操作电脑演示火车是如何走“人字形”线路的。其他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要求操作一次。我答应了,但提出要求:必须边演示边将有关句子说出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边操作边说句子。这样,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牢牢记住了这一段内容。
运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获得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电教媒体有利于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现代教育中,美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中,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美感性,可以通过图画、音乐等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含蓄的美,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构筑的那个情景。
1.利用电教媒体影音效果,领悟自然美
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学生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要让学生通过文字就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感,就得很好地运用电教媒体手段。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正是由于借助了电教媒体,学生才能在产生美感的过程中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2.借助电教手段,激发情感体验
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还包括引导学生对美的实质的理解,从内心有丰富各异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为了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和文章字里行间所表露的情感产生共鸣,刚一上课,我便用饱含感情的语调向学生讲述《走下圣坛的周恩来》。最后,我说:“就这样一位伟人离开了我们。在送别遗体的那天,北京所有的市民都聚集到长安街头,他们都想看到总理最后一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大屏幕上出现灵车缓缓而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轻读课文。”课文的朗读声在哀乐中滑行着。我看到教室里也出现了“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与课文描述相吻合。学生体会到了这种崇高的情感。
三、电教媒体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好胜、喜欢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作文恰恰满足了他们这种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作文恐惧症却普遍存在。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利用电教媒体帮学生消除这种恐惧呢?
1.运用电教手段,加强知识积累
我们认为,写作也和练习书法一样,须先经历“摹”和“临”这样的过程。这一年来,我校正在准备电教课题的结题验收,电教媒体已成为我校各学科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我将学生通过各学科接触的教学软件的内容都作为作文素材,从不同角度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2.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指导写作
虽然文无定法,但对于小学生,又特别是惧怕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提供一个写作模式还是必不可少的。每次进行习作指导,我都要从相关教学软件中找出合适的内容,进行具体指导。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学生通过教学软件,明白了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再投影出示简单的事例和性格特征供学生参考、选择。在这样“鱼、渔”兼得的情况下,学生也就不再提笔咬笔头了。
3.运用电教手段,训练创造思维
作文能力是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不同的人,气质、素养及兴趣不同,见闻感思有别,所写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面貌各异。在6月5 日世界环境日期间,我找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录像带让学生观看。录像中一幕幕身边环境被破坏的惨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们模拟大自然中的某一事物,写一封谴责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信。结果,学生们的习作无一不令我大吃一惊,也让我不得不佩服这群小作者,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信心。谁说写作文是一大难题?有了适宜的土壤、气候,它们自然能茁壮成长。也正是由于电教媒体,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教育学家曾这样说过:“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及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这段话很有道理。为了不断让学生具有新鲜感以产生兴趣,增强直接动机,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电教媒体,寓教于乐。电教媒体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我相信,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电教媒体更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都为之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