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吃野生动物当心吃掉健康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动物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好朋友,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当今社会里,一种极不文明的陋习正在不断孳生,那就是滥食野生动物。去年冬春季,一场非典(SARS)让人们至今仍心有余悸。现已得到证实,野生动物果子狸与SARS病毒的传播难脱干系。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野生动物与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关。让我们嘴下留情,给野生动物留下一条生路,给自己留下文明与健康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色香味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需求,于是,一只只可怜的野生动物便成了盘中餐。据研究表明,野生动物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大多数人只是冲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去食用。然而,很少有人想到,在野生动物身上暗藏的多种致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衣原体及支原体等,正是人类许多流行疫病的来源。
  
   野生动物——暗藏危害人类健康的祸源
  
   人类的头号杀手艾滋病,其病毒就可能源于非洲绿猴,这种野生动物的血液中带有一种病毒,酷似艾滋病病毒,当它进入人体后,便引发了艾滋病。在非洲暴发的伊波拉病,是因为当地居民食用了死去的灵长类动物, 动物体内的伊波拉病毒,传染性和杀伤力极大,凡近距离接触感染者,将无一幸免。
   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非典已经闯进人们的生活,冠状病毒成了引起非典的罪魁祸首,各种冠状病毒普遍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俗话说“病从口入”,当携带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果子狸,被人们食入腹中后,冠状病毒会发生变异,于是,可怕的、能致人死地的SARS发生了。
   虽然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但日常人们消费的家禽、家畜,经过了人类千万年的训化,所携带的病菌和传播的疾病大都是人类已知的,故基本安全。但是,人们必须在严格的卫生检疫控制之下食用。野生动物就不同了,迄今为止,我们对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致人类疾病的病原体知之甚少,当然就谈不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了。当野生动物身上的病菌一旦感染人类,便可能会产生巨大杀伤力,成为一个又一个“超级杀人凶手”。所以,从人类自身安全考虑,应该尽可能地与野生动物保持适当距离,更不宜把野生动物当宠物或是当成美食。
   通常情况下,野生动物携带的病菌是极少传染给人类,这是因为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但人们在捕猎、运输、加工,特别是食用野生动物时,感染的危险便大大增加了。
  
   预防野生动物传播疾病,从不吃野味做起
  
   地球上的物种是在漫长的数十亿年时间里,产生、繁衍和进化而成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协调、斗争、寄生、共生,构成了严密的生物链。正是这种关系,才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然而,就有不少人,违背自然规律,把食“野味”当成了一种乐趣,他们总认为野生动物有十分特殊的营养价值,实践证明,这显然是一个误区。不明生存环境的野生动物,不仅带有多种病菌,而且没有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营养成分评估、微生物检疫,这样,人吃出怪病是不足为奇的。
   现在,不少野生动物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人类不断的乱捕和滥食严重破坏了自然界中病菌的常规居所,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必然促成难以预料和控制的疫病爆发。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人类应积极行动起来,让野生动物远离我们的生活和餐桌吧!
其他文献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由麝香、珍珠、琥珀、牛黄等名贵中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功效.通过多年临床应用发现,它除了能治疗痔疮、肛裂及肛周湿疹外,还可用于治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进补的习惯。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妇女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的生理过程,这些过程都使妇女耗损阴血。所以,妇女怀孕后,为了给胎儿更多的营养,一般主张可以服用一些补品(药),以补充体内耗损的阴血,达到滋补身体的功效。但对于孕妇进补,你知多少呢?  一般说来,孕妇进补原则与非孕妇没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必须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下进补,在分清孕妇的体质属性,即寒热虚
沟通沟通得越好,用药的错误就会越少.入门级1 及时就医 老赵因突发头疼、胸闷,晕倒在自家门口,幸亏邻居及时发现,马上送到医院抢救,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我是一位26岁的女子,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和工作。但是别人不知道我内心的痛苦——我极其害怕与人交往。每次与人相处时,总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受人忽视、轻视,会感觉自己脸红,眼神极度焦虑,表情僵硬。严重时大脑一片空白,听不进别人所说的话,语无伦次,非常尴尬。长久以来我享受不到丝毫交友的乐趣,内心更加地焦虑,这种痛苦实在让我无法忍受了。我这是性格问题,还是书上说的“社交障碍”?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您的
不久前的一天夜里,我们医院来了一位危重病人.病人家属一边搀扶着病人走进病房,一边迫不及待地说道: "医生,他是冠心病,您快给他看看吧!"原来,这是一位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冠
对糖尿病人而言,只服药,不控制饮食,服药无用;只服药,没有足够有效的运动量,对糖尿病也起不到治疗作用。因此,我国将从今年8月起开始推广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互动的糖尿病防治最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