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当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体系的内涵和目的,以战略为指引,以预算项目为载体,设计公立医院“双体系
【机 构】
:
漯河市中心医院财务科 河南 漯河 462000;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 45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当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体系的内涵和目的,以战略为指引,以预算项目为载体,设计公立医院“双体系”预算框架,解决传统预算绩效管理无法全面反映预期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问题;强化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三个一体化”和“一个实时化”,用信息化保障了预算绩效的时效性和数据共享性;同时对不同的层级、项目等综合考虑考核指标,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
其他文献
多学科诊疗(MDT)在国外已广泛开展,国内也正在逐步推广。通过阐述某大型公立医院多学科诊疗门诊开展情况,从管理组织及管理办法、科室申请流程标准化、就诊流程标准化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多学科诊疗门诊对于患者、科室、医生和医院均有益处。指出多学科诊疗门诊存在对多学科诊疗门诊理解不深入、缺乏组织模式和运作的规范标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医院主动宣传推广多学科诊疗门诊,制定标准化多学科诊疗及工作流程,制定合理的多学科诊疗门诊收费标准,制定科学有效的多学科诊疗门诊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多学科诊疗门诊的质控,推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医疗质量管理关注的焦点,从国家层面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统一定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以及我国目前不良事件分类及严重程度分级情况,结合我国相关上报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建议国家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医疗机构利用现有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平台,参考借鉴相关分类,开展同质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制度需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指标是一种以定量方式客观评估质量的元素,制定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可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阐述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构建原则、筛选标准、构建过程、指标内容、指标体系意义与特点,指出了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并从指标研发与应用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从而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升医疗与护理质量。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参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我国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了不同患者主动程度组、不同医院级别组、不同医生职称组的沟通质量水平差异,认为在互联网医患沟通中,提升患者主动程度、选择高级别的医院和高职称的医生,对于促进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