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探究性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会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自主性和合作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巧设探究性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让其成为真正的思想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放飞学生想象。只有如此,才能给他们以足够的发展时空。
  一、巧设悬念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热情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许多知识非常适合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同时探究还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设置悬念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探究性学习的参与度。例如,在教学“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课时,有的教师引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设疑提问:为什么蛙多就可以有丰收年呢?给学生留下“悬念”,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寻找正确答案。再如,教学“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时,有的教师临近下课巧设“悬念”,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鱼类、禽类宰杀几小时后再烹饪比刚宰杀就烹饪的肉质更鲜嫩?为什么这样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学生讨论热烈,连家长也“掺和”进来了,不少家长打电话问:平常不是说肉类越新鲜越好吗?……这样,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热情,又给以遐想的空间,唤起其探究欲望,自觉主动地与家长一起搜索资料,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巧设幽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热情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可见,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有时一句幽默的话语,或者一个幽默的动作就可以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材料内容,适时创设幽默情境,开启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诱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生疑,乐于提问,不断探究。例如,教学“人的性状和遗传”一课时,有的教师这样来引入新课:“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那么帅,而我却长得这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教师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笑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探究新知的欲望。
  三、巧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
  游戏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新西兰游戏中心运动”的卡罗琳·胡珀先生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小学生是这样,中学生亦是如此,即使是成年人,在游戏中一样能找到快乐,享受到学习。当探究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更高效。
  进行游戏,必须制订游戏规则在先。例如,在教学“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片时,有的教师课前给出了清晰的游戏规则,组织全班同学分组做从小就爱玩的折纸飞机游戏,但要尽力折得好些,并采用一定技巧,使飞机飞得高远些。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哪个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是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的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课本中的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在这样的“游戏”中,任何一个人的成败都可能关系到自己团队的总成绩,每一个人都已经纳入到团队之中,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中的“听众”和“书记员”,而是“挑战者”和“应战者”,这样的角色就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准备。事实上,这样做的深层意义就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内容怎能不让人“一往情深”呢?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探究性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巧设探究性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合作,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使其在边学边探中解决问题,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自2000年启动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当初,人们茫然不知所措,一窝蜂地跟着课改。现在,人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新,教育思想越来越趋于理性,对那种虽热闹但不实用的教学课堂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效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理解是:让每一位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获”。 可以说,有效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一线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试想,如果每一节课都
去年我在本校首届“六一星光大道”校园小明星评选颁奖典礼上,发现不少孩子对台上的颁奖和节目漠不关心。思考孩子们的行为,我反思自己的育人理念和教育行为,对学生评价方式开始了新一轮思考与探索。  思考,源于那次六一演出   在评选颁奖典礼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的特长生们踩着红地毯,骄傲地走上星光大道,从颁奖嘉宾手中举起博览星、智慧星、艺术星等荣誉证书。管乐团、舞蹈团、合唱团、朗诵团轮番上阵表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