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然而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现在仍未明确。内质网应激可能在高血糖、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扮演了中间枢纽的作用。糖尿病的高血糖所诱导的葡糖胺途径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巨噬细胞胰岛素抵抗均能诱发内质网应激。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所产生的非折叠蛋白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全过程,并且内质网应激所引起的脂质沉积、细胞凋亡、炎性反应正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标志。尽管内质网应激可能在糖尿病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有巨大作用,但每条具体通路所起的作用及各个因子相互之间的作用仍需研究,这样才能为我们治疗或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提供独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液中相关生物活性因子水平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收治的DR患者100例。其中非增生性DR 50例,增生性DR 50例;同期选取50例无DR的糖尿病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中爱帕琳肽(Apelin)、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血清中期因子(MK)的水平与DR严重程度的相关
目的评估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联合内镜取石治疗慢性胰腺炎(CP)合并胰管结石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ESWL联合内镜取石治疗的CP合并胰管结石患者170例,根据既往有无接受过ERCP治疗将患者分为A、B两组,再根据ESWL后内镜治疗的时机分为12 h内、12~36 h、36 h以上3个时间点组。评估各组胰管插管成功率、主胰管结石清除率和ERCP相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期不同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组和V组,每组60例。M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采用手控辅助通气,操作均由同一名高年资主任医师完成;V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采用机控通气,根据潮气量不同再将V组进一步分为V1、V2及V3组,每组20例。V1组潮气量为体质量× 4 ml/kg,V2组潮气量为体质量×
代谢组学研究方向涵盖基因、环境、病因、药物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时的系统反应,依然是医药学的研究热点.代谢组学应用非常广泛,普遍应用于中医和蒙医领域的中蒙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