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探讨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作为人员自身的信息来源,为组织及相关部门考察及考核人员自身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 成绩 问题 解决方法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人事档案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出发点,浅谈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人事档案管理取得的成绩
  (一)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已成规模,全国各级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大都设有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成为全国人事档案管理的指挥中心,地方各级各系统组织、人事部门是管理人事档案的主要机构,并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暂行规定》等人事档案管理的文件及办法,使人事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各级各类人事档案部门遵循档案管理的条例及规定,并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三)人事档案业务管理工作有一定进展,部分工作内容已达到规范化要求。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方面,开始加强对个人德、能、勤、绩、廉综合材料的收集,同时最为突出的是干部人事档案有了统一的分类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全国所有干部人事档案的统计中基本都是按照标准的十大类进行分类,这一点足以说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档案的案卷质量、鉴定及保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存在片面、空乏、短缺、重复、不真实等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人事档案内容反映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的材料较多,反映历史问题的材料较多,而反映个人的人才类型、管理能力、工作实际等内容的材料较少,反映干部现实的德才表现和政绩、才能等方面的材料也不全,从档案中既看不出被提职干部有什么突出政绩,同时也发现不了后备干部的专长,对干部的鉴定千篇一律,并且多为官话、套话,缺点则是千人一面的希望之词,很难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二)人员自身对档案的意识淡薄,现代社会中人员普遍档案意识不强,对于自身的档案何去何从不是很清楚,就业后档案是否转到工作单位也不过问,自身的经历及学历发声变化,也不能及时将变化后的材料及时归档,工作多年后档案材料还是学生时代的档案材料,档案材料没有随着自身的阅历不断增长而增加,造成人生经历断档现象。
  (三)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大多是被动服务,等待领导及相关人员来查阅,缺乏主动精神,人事档案利用时,只能提供一些肤浅、表面的人员基本情况,而真正用于人才选拔等方面的信息较少,同时由于人事档案具有机密性,加之利用档案审批手续较严格,限制也较多,因此利用也不够充分,许多档案除了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及办理退休时利用以外,长期存放与档案箱中,手工操作的人事档案工作存贮、处理和控制信息的能力也较差,查询和提供信息的速度较慢,不能卓有成效的开发档案信息,无法高质量高效能的提供服务。
  三、关于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关于档案内容的真实性等问题,应该严格把握人事档案的入口,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核档案的真实性,不真实,不全面以及前后不一致的材料决不允许归档,同时需要及时收集档案材料,迅速归档,提高人员对自身档案的意识,将学历、学位及身份变化以及组织鉴定的材料都能够及时归入档案,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使人事档案真正的成为人才库,为组织及相关部门全面、真实的了解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充分发挥先进技术设备的作用,切实做好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工作,为查阅及利用人事档案的方便、快捷打好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美国在圣路易斯州设有全国人事文件中心,保管着联邦文职人员的人事文件7000多万卷,陆海空军职人员的人事文件5500多万卷,每年发出的信息材料达200多万份。这个文件中心的检索工作已经实现自动化,人员的各种数据、案卷编号和库房设置都已输入电子计算机,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各种人才信息,找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智能,通过对先进技术的不断获取,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玉媛.现代人事档案管理[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10.
  [2]张艳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资质文摘·管理版,2009,6.
  [3]李晨静.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2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试就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作探析,旨在阐述在教学中合理把握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就是关注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的设计,不仅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必然发展需要,更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目标 运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认为,英语教学应该从文本学习需要和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出发,注重优化好教学目标,
期刊
摘 要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能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本文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体育老师运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体育锻炼 促进 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人们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外,对促进
期刊
摘 要激励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和谐的教学情境;选择适中的激励方法;利用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巧妙运用灵活多样的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 激励策略 初中 体育教学 激励策略     激励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初
期刊
摘 要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兴趣、激发积极思维,开启智慧之门。同时也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要发挥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组织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做好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本文主要略谈初中数学教师有效提问的设置策略。  关键词高效提问 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    一、当前课堂低效提问现象  (一)重提问轻反馈。  问题提出后,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话茬一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实施给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应该更为多元。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语文教师 角色定位     一、人文精神的渗透者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理论知识就行,要加强语文修养,培养良
期刊
摘 要 设计课堂教学就像艺术创作一样,常常涉及立意、选材、组材、表达等因素,教师不仅要透彻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要考虑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这种艰辛的劳动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作,凝聚着教师的智慧与心血,具有艺术独创性,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芒。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辩证法思想在教材处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辩证法 课堂 教材处理    一、“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长”与“短”是一对矛
期刊
摘 要胡锦涛在奥运会、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说,新时期要树立“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的目标。2008年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拐点,本文通过梳理建设体育强国的原因,探讨分析体育强国所蕴含的寓意,明晰我们与体育人强国的差距,最后得出结论,以促进中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体育大国 体育强国 转变 体育事业 发展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体育的
期刊
摘 要我们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使青少年一代从小做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自信,提高语文修养。达到新课程理念中终身教育的发展性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初中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进取。为了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三、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与“生”的“教”与“学”的互动性,使得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切实得以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 政治 学习能力 培养 主体作用    初
期刊
摘 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化学有关,解决问题也需要化学,绿色化学的提出是为了预防污染的产生。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绿色化学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环境问题 绿色化学 教育 渗透 化学教学    当前,环境问题已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大环境问题都与化学化工生产有关。由此,很多人对化学工业提出质疑,认为化学是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