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5线齐发”重构城市格局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岁末,成都地铁6、8、9、17、18号线集中开通初期运营,引发重量级关注。
  “5线齐发”后,成都成为国内首个一次性开通五条地铁新线的城市,“目前累计开通13条线路,线网里程将达到558公里,跃居全国第四,成都正式迈入大线网运营新时代”。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轨道处处长房青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如今,成都平均每万人拥有地铁0.35公里,与东京等城市基本接近。换言之,仅仅用了十年,成都就完成了世界轨道交通头部城市的“世纪工程”,即便在自带“基建狂魔”属性的中国,这样的速度也让人惊讶。
  未来,“‘十四五’期间,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争取申报150-200公里里程。届时,成都地铁总运营及在建里程数会超过850公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庆汉说。

  仅仅用了十年,成都就完成了世界轨道交通头部城市的“世纪工程”,跃居全国第四,即便在自带“基建狂魔”属性的中国,这样的速度也让人惊讶。

  对于成都造地铁之迅速,布局地铁站之密集,要说有什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友调侃的:地铁房概念以后在成都不存在了——哪个房不是地铁房呢?
  地铁深度参与重塑城市格局、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许多专家习惯把地铁运营里程与人口、GDP放在一起,构成评估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跳出交通的视角去观察成都地铁,才能理解“五线齐发”的成都到底要干什么。

酝酿一张更大的“网”


  如果用延时摄影镜头看成都地铁线路,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怎样从“十”字变成“米”字,再到三圈层内的“环 放射”结构以及全域覆盖的“双核多环放射”,一直到今天的“大线网”。
  2010年9月27日,中国西部首条地铁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成都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
  2012年9月16日,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搭建起“十”字骨架。
  2016年7月31日,3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米”字骨架形成……
  这一时期,对于城市交通出行模式规划,成都提出“778”模式——即机动化出行占全方式出行的70%、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70%,其中轨道交通出行占公交出行的80%。
  2016年底,成都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该版线网规划全域覆盖,充分体现了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房青川说。
  2019年,成都地铁累计客运量约14亿乘次,日均客运量383.40万乘次,单日最高客运量525.60万乘次。
  2020年底,成都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7个项目,东到龙潭寺、西至郫都区、南抵中和老城……五条新线填补了城市密集区的“交通漏洞”,東进、南拓、中优、西控、北改,都在这张地铁网格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支点。
  成都地铁的运营里程从0公里、18.13公里、40.6公里,到179公里、239公里到如今超500公里,至此,成都全域地铁出行的基本版图初现。

线和人,谁领跑?


  从版图上看,此前成都城市拓展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于东部和南部。成都地铁的新建方向,也大多是和成都城市发展方向相向延伸。成都地铁1号线和2号线构成最初的“十”字,交汇在市中心,天府广场站,最热闹的商圈从这个“原点”发散开去。哪儿人多在哪儿造地铁,分担公交的交通功能是早期地铁的天然使命。
成都地铁10号线太平园站(江宏景/摄)

  早期成都地铁的覆盖程度,除了主城区的密度较高,在外围基本上呈现出南边线路密集,东边其次,而其他方向则相对稀疏的格局。
  随后几年,地铁随着城市生长,渐渐地地铁比人流延伸得更快,它提前来到城市边际的“寂静之地”,领跑在人流之前,有目的地引着城市向某个方向生长。地铁延伸之处,人气随之而来。龙泉、新津、郫都、温江等郊区逐渐被轨交线网覆盖,新城活跃起来,老城舒缓下来,而城市也在这个过程中向着未来格局进一步演化。
  “现在的思路是人随线走,用地铁去带动发展,引领城市新格局。”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相关规划负责人解释了地铁的领跑逻辑。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成都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与地铁的快速延伸无缝对接。轨道交通网络不断扩大的同时,成都的“城市边界”也在不断扩大。从成都地铁1号线连通南北开始,城市历史上“摊大饼”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随着多条线路陆续开通,“双核多环放射”的格局更加明朗,在纾解城市已有结构性矛盾的同时,更进一步扩展了城市空间。
  远郊变近郊,近郊变核心,城市边界的突破由地铁引领,协同了成都各个发展方向。被赋予了领跑者灵魂后,地铁的每一处方向曲折,其实背后都体现出城市更新、服务产城融合的目的性。
  比如,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有一个勺子形拐弯,该处正是天府商务区、西博城和秦皇寺站。这个弯,就拐在未来成都“南拓”区域的总部经济聚集区。成都城市规划中的“南拓”,目的是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成为产业结构上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引擎之一。
  地铁这种独特的“走位”,可以看做成都以地铁“精准供给”,按照“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规划部署,引领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再比如,“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作为成都市‘东进’战略上首条主动脉,线路首次联通成都市主城区、天府新区与东部新区及天府国际机场,对整体优化成都市‘东进’交通网络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房青川介绍。   按照此前出台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到2035年,成都将形成1666公里轨道线网 694轨道站点的城市新格局,覆盖中心城区60%就业居住人口。“到时市民在10~15分钟就可以找到轨道交通车站。”房青川说,“这将有效引导人口和产业在郊区卫星城、新城的集聚和扩散。”

更快?更慢?


  一般理解中,地铁带来快节奏。成都最有辨识度的幸福感IP之一——“慢生活”会不会被地铁加速,让成都变成另一个东京、纽约?
  “没挤过高峰时的地铁一号线就不足以谈人生”,这样的“打工人”之梗,成都一样有。
  随着成都建成区面积从最初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2019年的9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59万增长到1658万,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成长的烦恼”也接踵而至: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物资交流更为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土地、环境资源日益趋紧,传统交通的低效模式难以满足人民出行的现实需要,交通作为城市的命脉限制了城市进一步发展。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世界级城市解决城市无序蔓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破题之策。
  在2020年12月26日的市委会议上,成都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樵说,“成都的平均通勤时间是39分钟,平均通勤距离是9.1公里。这在全国范围来说,是可以带来幸福感的距离。”“目前成都还存在一部分通勤长距离、长时间的人,这是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很简单,要留下享受慢生活的时间,前提就要更高效的通勤与工作时间。地铁带来的加速延长了每天的有效时间,更快就是更慢,此中有深意。
  在地铁大线网时代,一张地铁卡,就可以触达城市几乎任意一点。
  “站点是什么?假如把线路比作网络的话,那么站点就是‘结’。在这一个个‘结’上,我们通过科学研判、创新实施,为乘客提供便捷的换乘。”成都地铁第一任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波再一次采访中公开表示。成都地铁首先提出一站采用多站台换乘方式的“一岛两侧”式多站台换乘车站,以及同站台、同方向换乘方案,并在成都地铁大胆实践。
  “因为要实现站内换乘,一些线路的埋深就必须很深,一些线路的走向则要像麻花一样拧过来。”于波说。据了解,成都地铁目前已经使用和正在建设的站点,90%以上都实现了站内换乘——乘客不用出付费区,就可以方便地换乘。

  地铁深度参与重塑城市格局、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跳出交通的视角去观察成都地铁, 才能理解“ 五線齐发”的成都到底要干什么。

  从此,那些曾经提起来就感觉偏远的地名,什么郫都、中和、天府新区,如今的线路已悉数将它们覆盖。
  现在,郫都居民从家门口出发,进城仅需半小时,深度实现了“大小成都”的“合二为一”;有着城南最多年轻上班族的中和,则实现了从1.0到3.0的交通跨越;被定位世界级中央商务区的城市新中心——天府中央商务区,也被注入了未来发展的更大信心。

怎么盈利?


  地铁造价动辄每公里数亿,而票价不过几元。放眼全球,能盈利的地铁寥寥无几。
  中国内地城市中,深圳地铁在盈利方面一马当先,2019年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超百亿,但相关人士分析,深圳地铁实现盈利很大程度在于投资地产“副业”。正因为一些城市地铁亏损太大,2018年国家专门出台了“52号文”让修建地铁降降温。
  2019年10月在“问政四川”网站上,一则有关地铁报站插播麻辣烤鱼广告的留言引发关注,有市民质疑“成都地铁这么缺钱吗”。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随后回应称,已暂停该广告,同时表示语音播报系各大城市均使用的成熟媒体形态。南方都市报发表记者调查称,广告业务为成都地铁带来可观利润。
  成都在造地铁方面如此进击,到底有没有找到自我造血路径呢?
  2020年6月,成都地铁集团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都蓉港商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对成都地铁现有商业进行梳理、整合、提升,“打造属于成都的尖沙咀和铜锣湾”。
  在地下空间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地铁大线网所带来的人流量,更带来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这一城市生长新模式。围绕各大TOD的商业开发,形成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意味着巨大的城市消费潜力,也能得到释放。
  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该模式下的“轨道交通 物业开发”,意在培育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生态,构建多元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
  成都轨道集团下属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发布首批TOD综合开发项目商业规划。首批8个TOD项目,商业布局各具特色,商业计容面积总量超过500万平方米。
  “500万平方米意味着什么?就是未来成都商业领域的航空母舰。”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说起成都商业,值得期待的就不仅是春熙路等传统商圈了。”
  按照“一区一示范”布局,成都TOD项目遍布城市各地,给区域带来更多消费契机,当它们串联成网,形成全域消费极核,就会改变城市经济格局。
  “每个项目周边的资源禀赋都不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研究确定商业规划和定位,赋予每个TOD项目不同的商业功能,形成差异化业态布局规划。”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位于青羊区的马厂坝站TOD项目由于周边绿色资源充沛,紧邻成都医学城等优质产业,项目将打造成都全生命周期康养服务中心;幸福桥站TOD项目,周边未来赛事演出丰富,美食将作为主导商业业态,打造城北美食门户;临近天府国际机场,三岔站TOD项目被定位为时尚消费、商务服务和商贸流通,形成引领地区未来发展的城市地标。   按照成都官方表述,面向未来,成都将以TOD开发重塑城市形态,推进枢纽站点与周边区域一体化设计,促进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辐射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需求动能。

城市生长新模式


  成都TOD项目更大的亮点在于,TOD与地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后,或将造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孩子们在项目规划的学校读书,上下学走的路见不到一辆汽车,从地铁站出来,不论是回家还是去商场,一路上有能满足各种需求的商业业态,全程不受日晒雨淋。”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负责人表示。“在人们传统的概念里,居民住宅和地铁站是不连通的,成都就是要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还要成为我们的标志。”
陆肖站TOD项目意境图

  以陆肖站TOD项目为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中和片区的陆肖项目,西靠大源CBD,南接新川科技园,紧临高新体育公园,向北有金融城单元,向西有天府软件园,向南有大健康产业园。“陆肖项目人流汇聚效应很强,生态资源突出,周边发展充分,TOD示范条件良好。”陆肖项目工程负责人余韬说。
  在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案中,陆肖站TOD项目的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等业态均与地铁站无缝对接,全程“人车分流”。

  让“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皆能交往、皆有效益”。

  “四川人很喜欢晒太阳,通过增加楼间距,增设大露台等方式,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在阳台上体验到茶馆的惬意和自在。同时我们把一楼全部架空,形成了小区里新的聚集场所,也增加了居民的活动空间。”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总工程师王华文介绍说,“陆肖站TOD项目建成后,一个崭新的片区新中心将全面呈现。”
  2017年,成都作出实施TOD开发的战略部署,对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的约700个站点、75个车辆基地进行统筹开发;2019年,总投资约1500亿元、总面积约7600亩的成都首批14个TOD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2020年岁末,陆肖、双凤桥、中环、梓潼宫TOD陆续亮相;2021年二江寺等6个TOD項目将正式揭幕,力争三年内将形成一批高品质生活中心和多元化消费极核,未来五年将全面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复合的公园城市地标和活力中心。
  “未来在成都地铁所有站点,单站500米、双站以上800米范围内,全面推行TOD模式建设。”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将以TOD综合开发重整商圈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口产业科学集聚,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皆能交往、皆有效益”。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1日凌晨,动车组停靠在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准备进行检修和保温作业(肖艺九/ 摄)  武汉的生命力在于她是一棵常青树,水运时代,她坐镇长江与汉水之口,成就了一个繁华的商贸大码头;高铁时代,她又扼守华夏版图的天元位置,南北向的京广高铁、东西向的沪汉蓉高铁,这里都是必经之路。因水而生见证繁华  那年仲春的一天,早餐后,在黄浦江畔依稀的汽笛声里,我告别上海,乘上开往武汉的高铁。中午时分,我
电子身份证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事成为可能  基于公安部“互联网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开发的多个版本的“电子身份证”,已在多地先行先试,引发网民对“无证闯天涯”“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期盼。作为首批试点城市,武汉已将电子身份证应用到百姓出门办事、赛事安保、网吧上网等多种生活场景。一年间,电子身份证给这里的百姓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无证闯天涯”  2017年12月27日,在武汉“市民之家”治安窗口,前来办
小万是我班的学生,小万招人“恨”。  政治老师很生气地找我说:“你班的这个小万太可恶。”我问怎么回事?政治老师说:“我正在上课时,小万忽然从外边闯进教室,也不打报告,就嚷嚷‘谁有宿舍的钥匙,快拿出来,我要回宿舍。’我教学这么些年头了,从来没有见过素质这么差的学生。”小万又将政治老师气得够呛。  我连忙给政治老师解气,说一定要好好处理小万,绝不轻饶了这小子。  其实政治老师与小万有“仇”,小万的政治
今年48岁的周美玉是浙江省余姚市四明山镇平莲村龙眼岗自然村的家庭妇女。她出生于嵊州市北漳乡,那里山地贫瘠,生活艰辛。19岁那年,周美玉经亲友介绍,嫁到了余姚。婆家是个大家庭,共有六个兄弟两个姐妹,她是最小的儿媳。  周美玉打记事起就看不清东西,不知道白天到底什么样子,直到周美玉怀上第一个孩子时,她发觉眼睛特别模糊,连丈夫姚国品的脸都看不清了。姚国品也很着急,第二天一早就带妻子到镇卫生院检查。医生非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指导单位,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等为主办单位的中华慈善晚宴于2008年12月5日19:00—21:00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  别开生面的“2008中华慈善晚宴”以慈善晚宴的方式,答谢社会各界对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灾区和其他特殊
陈思呈  不是所有的潮州人都爱茶。比如我在乡下结识的镇贵大叔,就不爱喝茶。他说喝了茶肚子容易饿,不好干活,又说“食茶TU康课,食酒TU物配”。在潮州话中,“TU”的意思是耽误、浪费,“康课”的意思是手里的工作。喝茶浪费时间,耽误干活,喝酒要找东西下酒,浪费食物,这两件事,一件耗时,一件耗物。我乡谚语又诙谐又押韵,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好翻译。  镇贵叔不爱喝茶,因为他是农民中的工作狂,土地上的战斗机,他
家住长沙市芙蓉区定王台社区的孤寡老人李辉从社区城管爱心超市领取到了一袋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领取后,老人在城管罚没物资公示栏上签下领取人名字。(2006年08月31日长沙晚报)  据了解,针对一些易腐烂不易存放又无人领取的罚没物资,长沙市芙蓉区城管大队在定王台社区设立了全市首个社区城管爱心超市,社区低保户和困难家庭成了首批受助对象。  平时,我们的城管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总能从违章摊担手里收缴一些物品
8月14日上午,瑞安市慈善总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8年“慈善一日捐”现场认捐大会在市政大院多功能厅举行。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63家(个)单位及个人共现场认捐2316.5万元。瑞安市人民政府蒋珍明市长、市委叶世林副书记、市人大盛志荣副主任、市人民政府管秀云副市长、市政协赵志雄副主席参加会议,温州市慈善总会孙成堪会长到会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瑞安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8年5月
宫保鸡丁的地域之争很热闹:山东人说是鲁菜,贵州人说是黔菜,重庆、四川等地则异口同声称它是标准川菜。  那么,它到底出自哪里呢?  “宫保鸡丁”,典出四川总督丁宝桢。因其被封太子少保,又称“丁宫保”。有传说称,丁到成都后看到当地厨师用青椒炒碎米鸡丁,非常喜欢,于是给它命名宫保鸡丁,后来陆续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此外,还有其他类似传说。  但是,这些传说都不靠谱。  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