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huhu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陈丹青有一次讲到青少年感知能力时说:“一个少年看世界,那简直浑身都是摄像头。”我看到这句话,立马被震惊了,为他过人的语言表现力,更为他对青少年、对“人”的认识与尊重。
  教书育人,这是句老话。重要的是育人者对“人”的学习能力真正认识到位了吗,真正给予尊重了吗。“浑身都是摄像头”,意思是说,青少年——我们的学生,从头到脚、从眼到手,都是可以获取信息的器官,随时期待着获取知识的营养。好的教育就是要激活这些摄像头,再推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主动汲取,自己成长。反之,如果只允许打开几个摄像头,只是把学生困在教材里,束缚在课堂上,那样的教育,是在育人还是毁人呢?
  说到语文学科的教学,有两点是共识:一是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靠语文书、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二是语文是一门能力素养课,只靠老师讲不行,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读写实践。随着对语文教育认识的深入,志在前行的语文老师们为了激活学生、拓展空间,进行了多种探索,其中“专题教学”就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实践模型。而互联网的普及,更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专题教学以一个单元主题或一篇课文为契机,组织起系列的读写过程。如以教材中的课文《合欢树》为起点,某位老师设计了“苦难与命运——史铁生作品解读”专题学习,安排学生自选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看电影》《命若琴弦》《原罪》等作品,并以陈村的《去找史铁生》为范例,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小论文的选题,自己上网查找其他史铁生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借助网络,师生间、生生间随时交流、互相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空前高涨,阅读量、书写量、视野的广度、思考的深度大幅提升,对人生的认识与语文能力获得了同步成长。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他的阅读量一定是呈正相关的。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或了解一下古今中外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就可得到验证。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提出合理的学习任务,通过示范、引领、激发,把学生带到阅读、思考、表达的学习过程里去。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宽广了,成为了知识的占有者,才可能真正突破教师的一言堂、突破“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原水平重复的无收获学习、突破形式主义的表面热闹,才可能出现学习中的有意义讨论,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思维习惯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语文学科应有的做贡献。
  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为人文学科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老师们,为打开学生身上的“摄像头”、激活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努力啊!
  (作者系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语文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针对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专题研讨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学生创新
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不锈钢表面沉积纳米晶TiN和纳米非晶Si3N4复相薄膜.主要研究了氧元素对薄膜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中极其微量的氧含量就会使nc-TiN+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绩效考核机制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要通过重新设计整合差异化教师能力发展考核因素,制定基于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差异化绩效考
李克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不断密集出台,创客火了,创客教育火了, STEM教育也火了。大家都在用不同的词汇说着一件事,那就是创新,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  那么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有不少陷入虚无主义的教师认为,创新是无法培养的,对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认可。但比较中国和西方教育时,他们又会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是为创新而来的,而我们的不是。也就是说,创新——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