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匹大黑马?紫光云靠什么“跑马圈地”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候才开始进入公有云市场,勇气何来?底气背后,更需实力。
  7月10日,紫光公有云上线试商用。
  这距离紫光集团正式启动紫光云战略,宣布投资120亿元,进军公有云市场仅仅过去了3个月。
  可以说,紫光云用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实现上线试运营,向公有云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毋庸置疑,云平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CIO、CTO等决策者拥抱新兴技术、加速价值交付的基础,基于云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服务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据Gartner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预计增长21.4%,达到1864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1535亿美元。
  近期,Forrester发布的《2018年中国全栈公有云开发平台Wave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基础设施层面,中国近2/3的购买影响者计划在2018年的公有云平台上部署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资源;在开发和平台层面,约有2/3的影响者将使用公有云来实现大数据、软件开发工具和平臺、安全和商业智能和分析。在所有领域,相比 2017年,2018年更多的企业计划使用公有云作为服务基础。
  阿里云、微软云、AWS、华为云和腾讯云……这些出现在Forrester报告中的公有云厂商哪个不是“狠角色”?在已经颇显拥挤的公有云市场上,新玩家紫光云如何立足?
  紫光云的故事,可以追溯到3月末的“新华三2018 Navigate 领航者峰会”上,当时,“紫光云战略”正式对外公布,紫光集团将投资120亿元进军公有云市场。
  这一消息如同在暗涌的公有云市场上直接投了一颗“深水炸弹”。
  为何?事实上,紫光云的横空出世更像是紫光集团对多年来云网板块业务的一次整合。回顾过去数年,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紫光云数、紫光股份、紫光软件、紫光数码、紫光西数等云网板块企业在过去都承担了紫光云战略的一部分使命。
  在紫光云看来,现在的公有云已经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公有云。“对统一交付服务能力的要求是现在客户对公有云的需求。”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解释道:“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专有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云厂商能否用服务能力和统一交付的方式把客户的IT信息化问题统一解决掉。这个是目前巨大的需求,也是ToB的特征。”
  从建立之初,紫光云就定位于企业级市场。“大型客户的交付能力我们已经积累了很久。从过去的大型企业,包括中海油、中外运在内的央企,以及现在国内最大的金融云网联金融云平台,从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云、SDN,全部都是我们在交付。”吴健在专访中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表示。
  紫光云首期上线的基础服务和平台服务共有12个大类,267种云服务产品。基础服务涵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和监控5个大类,平台服务包括数据库、大数据、开发测试、人工智能、物联网、视频等类型的服务。除了基础服务和平台服务,紫光云也上线了云市场,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了产业应用相关产品展示、体验与交易平台。
  通过“一多三统一”的架构设计,可以满足数据不出城、本地化交付、多资源池纳管等行业客户的需求。“一多”即多门户,紫光云通过大区节点 一级节点 城市节点的核心边缘多级架构的设计,构建覆盖全国的多个入口;“三统一”即统一融合架构、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运营管理,通过自主研发的CMP(多云管理平台)实现云服务资源解析与综合调度,在满足分布式、分级、个性的同时,保证了底层架构和运营运维的统一。
  “北上广深是中国整个公有云市场的核心区域,占整个公有云市场份额的85%。”紫光云联席总裁焦刚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无疑,北上广深是中国公有云厂商的必争之地。目前,紫光云华北1区(天津)、华北2区(廊坊)和西南1区(重庆)的建设及内测已经于6月30日如期完成。
  另据紫光云副总裁兼运营部总经理李永斌透露,按照布局规划,紫光云年内还会继续加速建设,于2018年底前完成华北、华东、华南、西南4个大区节点的建设,并推进一级节点与城市节点的快速落地。2019年,紫光云将布局海外节点。
其他文献
尽管区块链的优势看起来简单明了,但是由于在网络中添加业务合作伙伴、将它们与遗留系统集成、在模糊的监管领域内开展活动等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别,让它们的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  虽然区块链在一些行业中已经不再是试点项目和概念验证测试,但是企业仍然难以证明其开发支出的合理性,并一直对其安全性、互操作性、带宽和监管的不确定性充满疑虑。  本月早些时候,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了其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该指南显示,
21%有招聘计划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12个月内寻找有这类技能的人。  虽然移动革命已經发生多年,但对于IT领导及其公司而言,移动仍然是当务之急:移动应用和移动设备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仍然是10大IT技能之一。3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2017年增加移动应用的支出,使得移动成为这一年排在第2位的优先开支。  Reltio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数据管理公司,它没有部署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担任
26%有招聘计划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12个月内寻找有这类技能的人。  作为北卡罗来纳州医疗保健系统Mission Health的数据分析经理,Arun Murugesan看到他的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就从2人增长到35人。他预计未来几年还会招聘15到20人,因为他的公司希望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专职发掘数据潜力的从业者数量已经出现猛增,”他表示。医疗卫生企业已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商务智
域名解析系统(DNS)仍在不断受到攻击,而且威胁变得越来越复杂,势头丝毫也未减弱。  IDC报告称,过去一年,全球82%的企业都面临着DNS攻击。IDC最近发布了其第五期年度《全球DNS威胁报告》,该报告是基于IDC代表DNS安全供应商EfficientIP在2019年上半年对全球904家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  据IDC的研究,与一年前相比,DNS攻击造成的平均成本上升了49%。在美国,DN
2018年8月27日,时逢20岁的VMware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启了一年一度的万人盛会VMworld 2018。  中国记者一行人对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的采访,被安排在会议第三天的早晨七点半。三天的会议,满满的日程,倦意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我们一行人的脸上。但是在见到基辛格的那一刻,一份敬意油然而生。面对我们一行人的“轮番轰炸”,基辛格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和饱满的状态。要知道,在此之前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评估办法》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评估办法》提出,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重点评估内容包括:云平台管理运营者(即“云服务商”)的征信、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云服务商人员背景及稳定性;云平台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安全情况;云服务商安全管理能力及云平台安全防护情况
如果数据是现在的王道,那么深度分析即服务则正在迅速成为首席专家,在数据驱动的知识点、预测分析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做出业务决策。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大数据和分析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剧变之中,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企业能够轻松、快速地收集各种来源的大量数据集。而正是过量数据造成的实际困境才让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变得有意义。  这正是“深度分析即服务(insights-as-a-service
“只有将不同的创意者、批评者和决策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浓度、高密度的场域,洞见才能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通过创新推动软实力的增强,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  关于创业、关于创新,《硅谷百年史》作者Piero Scaruffi(皮埃罗·斯加鲁菲)、著名财经作家、《腾讯传》作者吴晓波,这两位科技和商业领域的观察者如何看待?“百年硅谷”又可以给中国的科技创业企业哪
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的能力不要因为一些误解而受到影响。我们应该将以下列出的7个云神话抛进垃圾堆里。  关于古代神灵和英雄壮举的神话都十分有趣和引人入胜。然而,如果神话妨碍了IT或企业取得成功,那我们就不应再以娱乐的心态看待它们。  一些顽固的错误观念可能会延迟或阻碍具有生产力的云服务的部署。银行控股公司Capital One云计算战略副总裁Bernard Golden表示:“我们目前仍然处于云计算革
數据在30期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