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专家在谈到治理雾霾时,一般会想到是脱硫脱硝、提高油品质量、提高尾气排放标准、限行停产等末端治理手段。这些都是“治标”措施,因为它们是在经济主体如企业、投资者、消费者决定进行污染性活动,燃烧石化产品和进行其他污染性生产和消费之后再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排放,基本没有解决抑制污染性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问题。基于数量模型的研究显示,从2013—2030年,末端治理措施只能达到PM2.5减排目标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