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睡个香香的午觉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米妈妈的问题:
  很快就要放暑假了,我开始担心儿子小米放假的午睡问题了。小米在上幼儿园以前一直没有很好的午睡习惯,一般是什么时候玩得累了、困了,什么时候睡有时候下午睡得太晚,晚上也不能按时睡觉。上幼儿园以后、在老师的要求下,他基本上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按时午睡,即使睡不着,也能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但是一到周末或节假日,他就吵着不要睡觉。如何才能让小米在家也能保持午睡的好习惯呢?
  
  帮妈妈分析原因
  
  孩子上幼儿园后,经过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组织引导,一般都能逐渐形成自觉午睡的好习惯。孩子没能保持午睡习惯,往往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家庭生活没有规律。家长没有午睡习惯,在孩子应该午睡的时候大声说笑。只是让孩子自己去午睡,孩子会感到不公平只有我去睡,你们都不睡。担心趁自己睡觉时,大人会做什么更好玩、更有趣的事。
  家里宽松的环境。家庭中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比较多,如电视、电脑游戏等,而且家庭中也没有像幼儿园那样规定作息时间,孩子的自由度比较大,所以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睡了。
  家长的溺爱。平时对孩子过多宠爱,再加上三四岁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较重,如果孩子不愿意放下手里的玩具,或者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去睡觉,家长往往会妥协:再玩一会儿睡觉吧!因此,孩子的午睡时间无法固定。
  害怕孤单。孩子在幼儿园里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睡觉的,所以不会有孤单的感觉。如果孩子在家晚上是由大人陪着睡觉的,那么中午要求孩子独自睡觉,就会让孩子产生孤单的感觉,而不愿意午睡。
  
  有必要让幼儿午睡
  
  俗话说能睡的小孩长得快。这是因为孩子睡眠时,由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比醒着时增加3倍,同时,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生长发育。夏季因气温特别高,人体皮肤的血管处在扩张的状态,血液大量集中于皮肤,引起身体血液分配的相对不平衡,大脑供血量较其他季节减少,会使孩子感到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再加上夏季昼长夜短,如果能在中午有一两个小时的睡眠作为补充,对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神经系统和脑部的发育、保证孩子下午活动或学习有足够的精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让幼儿午睡是有必要的。
  按时午睡是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在时空上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如果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的午睡时间不一致,或者有时睡、有时不睡,就会打乱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的顺序,使幼儿大脑皮层的负担加重。因此,保持午睡的好习惯,能够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孩子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关孩子午睡的贴心建议
  
  卧室里的光线要适宜。午睡时间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的时候,强烈的光线会刺激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不易入睡。所以,妈妈要提前把卧室的窗帘拉好,微暗的环境使孩子容易产生“我该午睡了”的心理暗示,进入卧室就不会兴奋、烦躁。
  卧室里的温度要适中。夏季室温超过26℃,就会出现孩子入睡难、睡眠质量差的问题,所以妈妈要在午睡前把空调打开,使室温保持在22~25℃,为孩子营造一个凉爽的环境。
  午睡时播放催眠曲、摇篮曲或者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音乐,辅助孩子午睡:也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引导孩子入睡。音乐的音量要调控适宜,这样可以使孩子放松;选择的故事要长短适宜,内容不要惊险刺激,讲故事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入睡状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调和语速。孩子沉浸在音乐或故事之中,也不会形成午睡前做咬被角、啃指甲等小动作和玩耍小玩具的不良习惯。
  午睡前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午饭后可安排孩子进行看图书、折纸等轻松、安静的活动,不要吓唬孩子,或者简单、粗暴地训斥孩子,以免让孩子有被逼或被催促上床睡觉的感觉,导致情绪紧张而不容易入睡,家长也不要高声谈笑、喧闹,避免新异刺激使孩子产生新的兴奋点而难以入睡。
  和孩子约定好上床、起床时间,并共同遵守此约定。时间到了就要停止现行的活动,妈妈可以用较轻松的态度牵着孩子的小手或抱他到卧室一起睡觉,这样会让孩子有公平、不孤单的感觉。
  家园合作。妈妈可以向幼儿园老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午睡情况、午睡时间的安排等,使家园午睡时间保持一致,解决孩子在家与在园午睡的时间差问题。
  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向孩子提出适当要求。如果答应下午带孩子去游泳,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中午不睡觉,下午一定不许游泳,因为休息好了才能有精力玩。”孩子喜欢游泳,就会主动地去睡觉。
  给孩子自己作出选择的机会。让孩子选择接连的两个中午时间,一个睡,一个不睡,让他比较一下结果。而且在他选择中午不睡的那天,晚上故意不让他早睡,让他知道午睡的好处。
  如果孩子难以入睡,可以拿一个毛绒小玩具陪伴他,轻拍他的身体,有了妈妈和玩具的陪伴,孩子就不会觉得孤单,很快入睡了,或者假装和他妥协,告诉他不睡可以,但是不能说话或者做小动作来影响妈妈休息。在安静的环境下,孩子感到无聊,自然会慢慢地入睡。
  午睡前10分钟要提醒孩子大小便,以便排除生理上对午睡的干扰。
  午饭不要吃得太饱,避免食物滞留在肠胃,增加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睡眠。可以在午睡之后再吃点小点心。
  
  Tips
  注意纠正孩子的睡眠姿势。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蒙着被子睡觉或趴着睡觉的习惯,避免其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睡眠姿势以右侧卧或平卧为好,俯睡或左侧卧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影响。
  午睡前检查孩子手上有没有拿东西,如小刀、小剪、花生仁、纽扣等。孩子在睡觉时喜欢把袋子里的小东西拿出来不停地摆弄,不小心会把小物件吞下去,塞到鼻孔里或耳朵里,极易造成危险。
  利用午睡前后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脱衣服、叠被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能让孩子掌握自理的方法、技能,减轻依赖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