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分析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 DD)/ 智力低下(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方法收集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的DD/ID伴或不伴其他异常的患儿489例。分为3组:单纯性DD/ID组(n=358),DD/ID合并癫痫组(n=49),DD/ID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组(n=82)。进一步行CMA检测,并通过配套的CHAS软件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CMA在126例患儿中检测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片段(copy number variants, CNVs),检出率为25.8%(126/489),其中单纯性DD/ID组、DD/ID合并癫痫组以及DD/ID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组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这些致病性CNVs中,79例(62.7%,79/126)为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其中较常见者综合征76例,包括Angelman/Prader-Willi综合征、Williams-Beuren综合征、22q11.2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Wolf-Hirschhorn综合征、16p11.2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p36微缺失综合征、17p11.2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2q37单体综合征、Rubinstein-Taybi综合征;而罕见综合征3例,包括15q24微缺失综合征、Xq28微重复综合征以及眼脑肾综合征。47例(37.3%,47/126)为新发的致病性片段,片段大小在153 kb到7.93 Mb之间。其中,16p13.2区域的ABAT和PMM2基因,Xp11.23p11.22区域的FTSJ1基因,14q32.31q32.33区域的DYNC1H1基因以及18q12.3q21.1区域的SETBP1基因为DD/ID可疑致病性基因。
结论CMA显著提高DD/ID患儿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检测出核型分析不能识别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和拷贝数变异片段,为具有表型异质性的罕见综合征性DD/ID患者的遗传病学诊断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检测手段。同时CMA还具有发现新的可疑致病性基因的能力。为疾病的诊断、咨询、治疗、预后评估以及疾病的再发风险评估提供了遗传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