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音乐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一些电子音频处理技术与音乐有效结合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对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有益探索,对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 发展 应用 音乐创作 音乐教学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环境的不断更新,音乐的生产与制作也逐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计算机音乐应运而生。计算机音乐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一些电子音频处理技术与音乐有效结合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的使用,音乐家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音乐创作、制谱、试运行、数字化录制等一系列工作,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方法和固有程式。另外,计算机音乐技术还可以降低音乐创作的成本,开拓新的音乐领域,推动新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的产生。因此,对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有益探索,对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音乐概述
1.计算机音乐的概念
计算机音乐又称电脑音乐,目前学界对计算机音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计算机音乐做出的解释是:“计算机音乐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书籍处理装置的音乐。”《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有关于“电声音乐”的概念,并将“电声音乐”归为“计算机音乐”,在“电声音乐”条目中提到:“今天所有的电声音乐大都被称作是‘计算机音乐’。”纵观这些权威性词典的解释,我可以总结出:首先,计算机音乐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在音乐创作、音乐传播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其次,计算机音乐的完成大都是采用电子乐器如音源、合成器等设备制造而成。
2.计算机音乐的特点
计算机音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高水平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达到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从新媒体技术角度来看,声音的数字化处理对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提高音乐的音效保真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使音乐的音乐构造力和音响质量都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看,计算机音乐是一种集演奏、作曲于一体的全新的音乐制作方式,可以拓宽音乐素材并达到对音乐视听的多重体验。从独特的音乐风格来看,计算机音乐具有语言和美学方面的特质,在音乐旋律、曲式结构以及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有助于完成对音乐作曲方式和音乐创作思维的改变。
二、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和现状
1.计算机音乐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音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历程。首先是在美国和西欧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在一些大学设置了专门的计算机音乐研究机构。然后是从1974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国际计算机音乐会议;1975年“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成立,并发行了《计算机音乐》杂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计算机音乐在数字化技术下也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向大众化和商业化趋势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音乐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音乐制作、音乐演绎等所有领域。于此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软件音源、软件效果器、软件录音程序等一些列先进设备也大量涌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的音乐创作方式【1】。
2.我国计算机音乐发展状况
计算机音乐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传入我国,首先进入的是大学领域。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北京大学“音乐声学与计算机音乐研究生”于1987年成立。高等院校的这些积极尝试对我国计算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先驱的作用。目前,计算机音乐以及与计算机音乐相关的专业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常设专业,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有“计算机音乐制作”、“现代录音技术”、“MIDI制作”、“多媒体音乐教育”等不同方向,逐渐形成了计算机音乐科研、教学、创作三位一体的新局面。另外,计算机音乐在大众领域也取得了广泛关注,音乐家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计算机音乐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计算机音乐正在为更广泛的人群所关注,在音乐的各个领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计算机音乐的应用
1.音乐创作和制作上的应用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特征,计算机音乐具有传统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于一体【2】。计算机音乐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创作过程,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的合理运用,创作者可以将音乐的节奏、音色、演奏方法、节拍变化等内容做到最充分的展现和记录。首先,计算机音乐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音乐创作的本质就是对创作者构思的具现化,目前计算机音乐系统已经达到可以模仿真人演奏,控制气息强弱等技术,音乐创作者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音乐表达的感情色彩更加浓厚,效果更加完美。其次,计算机音乐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让计算机自己来创作音乐。虽然这方面的努力还正在继续,但随着计算机音乐系统的智能化作曲软件的开发,作曲家通过编写程序是计算机根据某些作曲技巧和规划自动作曲将不再是不可实现的梦想。再次,计算机音乐已经在现代音乐作品、影视音乐作品以及电子音乐作品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在现代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首先是在视唱练耳教学软件中的应用。传统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较为单调和枯燥,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被老师照顾到,而利用专门为视唱练耳训练设计的计算机音乐教学软件,就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现状。其次是在和声与复调课程中的应用。和声和复调课程是高校作曲技术理论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和声和复调教学的模式就是钢琴和黑板,学生难以具有真实的感受。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Finale2007制谱软件、Cakewalk9.03音序软件等专门设计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使教学环境更加直观和生动。
四、结语
回顾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计算机音乐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音乐首先在高校以理论的丰富为主,进而发展到商业和大众领域,逐渐成为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新颖的音乐形式。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音乐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对音乐的创作以及音乐理论的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天星.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教学特点[J].教学研究,2012,(01).
[2]王瑞年.当代计算机音乐技术发展概览[J].中国音乐学(季刊),2011,(04).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 发展 应用 音乐创作 音乐教学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环境的不断更新,音乐的生产与制作也逐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计算机音乐应运而生。计算机音乐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一些电子音频处理技术与音乐有效结合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的使用,音乐家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音乐创作、制谱、试运行、数字化录制等一系列工作,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方法和固有程式。另外,计算机音乐技术还可以降低音乐创作的成本,开拓新的音乐领域,推动新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的产生。因此,对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有益探索,对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音乐概述
1.计算机音乐的概念
计算机音乐又称电脑音乐,目前学界对计算机音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计算机音乐做出的解释是:“计算机音乐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书籍处理装置的音乐。”《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有关于“电声音乐”的概念,并将“电声音乐”归为“计算机音乐”,在“电声音乐”条目中提到:“今天所有的电声音乐大都被称作是‘计算机音乐’。”纵观这些权威性词典的解释,我可以总结出:首先,计算机音乐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在音乐创作、音乐传播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其次,计算机音乐的完成大都是采用电子乐器如音源、合成器等设备制造而成。
2.计算机音乐的特点
计算机音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高水平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达到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从新媒体技术角度来看,声音的数字化处理对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提高音乐的音效保真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使音乐的音乐构造力和音响质量都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看,计算机音乐是一种集演奏、作曲于一体的全新的音乐制作方式,可以拓宽音乐素材并达到对音乐视听的多重体验。从独特的音乐风格来看,计算机音乐具有语言和美学方面的特质,在音乐旋律、曲式结构以及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有助于完成对音乐作曲方式和音乐创作思维的改变。
二、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和现状
1.计算机音乐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音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历程。首先是在美国和西欧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在一些大学设置了专门的计算机音乐研究机构。然后是从1974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国际计算机音乐会议;1975年“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成立,并发行了《计算机音乐》杂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计算机音乐在数字化技术下也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向大众化和商业化趋势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音乐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音乐制作、音乐演绎等所有领域。于此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软件音源、软件效果器、软件录音程序等一些列先进设备也大量涌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的音乐创作方式【1】。
2.我国计算机音乐发展状况
计算机音乐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传入我国,首先进入的是大学领域。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北京大学“音乐声学与计算机音乐研究生”于1987年成立。高等院校的这些积极尝试对我国计算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先驱的作用。目前,计算机音乐以及与计算机音乐相关的专业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常设专业,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有“计算机音乐制作”、“现代录音技术”、“MIDI制作”、“多媒体音乐教育”等不同方向,逐渐形成了计算机音乐科研、教学、创作三位一体的新局面。另外,计算机音乐在大众领域也取得了广泛关注,音乐家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计算机音乐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计算机音乐正在为更广泛的人群所关注,在音乐的各个领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计算机音乐的应用
1.音乐创作和制作上的应用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特征,计算机音乐具有传统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于一体【2】。计算机音乐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创作过程,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的合理运用,创作者可以将音乐的节奏、音色、演奏方法、节拍变化等内容做到最充分的展现和记录。首先,计算机音乐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音乐创作的本质就是对创作者构思的具现化,目前计算机音乐系统已经达到可以模仿真人演奏,控制气息强弱等技术,音乐创作者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音乐表达的感情色彩更加浓厚,效果更加完美。其次,计算机音乐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让计算机自己来创作音乐。虽然这方面的努力还正在继续,但随着计算机音乐系统的智能化作曲软件的开发,作曲家通过编写程序是计算机根据某些作曲技巧和规划自动作曲将不再是不可实现的梦想。再次,计算机音乐已经在现代音乐作品、影视音乐作品以及电子音乐作品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在现代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首先是在视唱练耳教学软件中的应用。传统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较为单调和枯燥,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被老师照顾到,而利用专门为视唱练耳训练设计的计算机音乐教学软件,就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现状。其次是在和声与复调课程中的应用。和声和复调课程是高校作曲技术理论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和声和复调教学的模式就是钢琴和黑板,学生难以具有真实的感受。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Finale2007制谱软件、Cakewalk9.03音序软件等专门设计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使教学环境更加直观和生动。
四、结语
回顾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计算机音乐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音乐首先在高校以理论的丰富为主,进而发展到商业和大众领域,逐渐成为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新颖的音乐形式。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音乐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对音乐的创作以及音乐理论的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天星.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教学特点[J].教学研究,2012,(01).
[2]王瑞年.当代计算机音乐技术发展概览[J].中国音乐学(季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