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终极目标是实现教育公平。要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就是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充足的保证。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性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满足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推行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只有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才能让中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前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社会大众化
  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每个人的享用教育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三)存在择校社会现象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四)学校性质布置不规范
  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受教育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
  (一)教育资源要均衡配置
  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強带弱,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
  (二)推行义务教育为素质教育
  人人皆知义务教育的发展要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只要推行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公平教育,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均衡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教育要迈向社会化、公开化、合理化、均衡化发展,必须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有序地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1986年4月12日通过.2006年6月29日修订,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S].1992年3月14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J].素质教育,2004,05.
其他文献
期刊
将稀土转光粉和其他助剂添加到聚乙烯树脂里,制得新颖的耐候光转换无滴农膜.它与长寿无滴农膜相比较,具有将紫外光转换成红光的特殊功能,可提高棚温,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产品
蹦蹦兔的素食超市开业了,因为品种齐全、物美价廉,开业当天蹦蹦兔忙得不亦乐乎,真达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程度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买东西的顾客越来越少,还有的来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为了转变这一现状,企业应切实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
期刊
初中学习的化学是一门新课程,也是初中基本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下,通过不断对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现状的研究,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石,推动人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公共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特殊范畴。公共文化和其他类型文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公共”二字。公共文化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全部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其公益性、公开性、共享性等属性。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 均等化  一、构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