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a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新《规程》第四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指出: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由此可见,新《规程》增加了“促进心理健康”的要求,扩展了以往狭义的健康概念。
  一、新《规程》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比较忽视的一个方面。幼儿园教师、家长最为看重的是幼儿的身体健康,卫生保健领域关注的是幼儿的身高、体重、视力、口腔卫生等方面。大部分幼儿园都建立了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但很少有幼儿园建立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一些具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如自闭症、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等)的幼儿都被教师界定为“不听话的孩子”。新《规程》强调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增加了“促进心理健康”的要求,在第四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中,还提出了:“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身心健康并不是狭义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幼儿园在评价幼儿的身心健康时不应只看幼儿的出勤率,考察孩子们是否身体不舒服、生病,也应关注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努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友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二、新《规程》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面情绪积聚于幼儿内心,一旦遇到挫折,积聚的负面情绪就会被现实激活,孩子就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表现为羞怯、胆小、自私、任性、冷漠、自卑、焦虑、孤独、不合群、不会与人沟通交流、攻击性行为等。笔者在一线工作多年,发现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确实受到了忽视,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照顾几乎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生怕孩子吃少一口就饿着,少穿件衣服就会冻着,家长们和教师沟通最多的也是孩子的饮食、喝水、身体健康、安全问题等,很少关注幼儿的情绪等心理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为“照顾孩子”,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自己用心、细心、耐心地照顾好孩子的一日生活就行了,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当孩子们打闹、闹情绪的时候,有些教师就随意当众点名、警告,甚至恐吓孩子:“老师不再喜欢你了”“再这样就打电话让妈妈不要来接你了”等,致使孩子害怕上幼儿园,造成孩子紧张、焦虑的人园情绪。新《规程》在第五章“幼儿园的教育”还特别新增了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的要求:幼儿园应当营造尊重、接纳和关爱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新《规程》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并不是被动的被照顾、被指令、被要求的群体,教师应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帮助幼儿化解消极情绪。
  新《规程》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教育正在成为对个体具有适宜发展性的教育。幼儿教师群体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观,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实现保育和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是辨别方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与指南针有没有联系呢?我的答案是“有”。这是我在准备一次科学优质课比赛中的感悟。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想要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就要找能够激发好奇心,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围绕这个核心,我开始多方选材。在网络上有一段科学小制作的视频吸引了我。视频内容是通过镜面操作实验,
幼儿园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能动性。那么,如何让每一位教师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我想干”“我会干”呢?我在管理中尝试转变管理思路,变解题为出题,让教师们积极寻找答案,促使教师由被动到主动。  1.选择题,激发教师的主动性  我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困惑等,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运用沙龙活动形式,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题目发表见解和想法。如开学第一天教师给家长布
一、研究背景  (一)了解幼兒的前科学概念是促进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认为,以往的科学教育多是以活动为中心,儿童围绕教师预设的活动进行探究,由于教师缺乏对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特点的了解,在设计活动时常常无法体现一个主题下各个科学概念间的层次和联系,缺乏对儿童已有科学概念和经验的关注。[1]研究表明,儿童建构起来的概念具有共同性,儿童自己有解释和分析与他们的经验范畴有关的世界和现象的方法。[2
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一条无形的带子?对于我而言,这条带子就是我妈。  从小时候起,这条带子就紧紧地牵着我。我打小就是个破坏大王,每日必打卡成就——“祸乱人间”。我走过的每一平方厘米的土地之下,都埋藏着一个小小的宝藏,可能是拼图缺失的最后一角,可能是吃了一半的小熊饼干,也可能是妈妈送给我的定位手表……而我妈妈总是跟在我后面,时不时扶着腰,蹲下身子,在这120平米的房间里寻踪追宝。随着我逐渐长大,这条带子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打开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青年教师王丽的十分钟半日活动录像,这一句话和她青春、朝气、挚爱幼儿的形象同时跃入我的眼帘。王丽老师迎着朝阳,怀着愉悦的心情,用灿烂的微笑和充满爱的语言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她与孩子热情招呼、与家长简短交流、与有特殊情况的幼儿亲密接触……充满激情,充满期盼,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有创意”。王丽老师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幸福”,这强烈的幸福感,可
为了增加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我园尝试在三个年级组各确定一个试点班,开展“亲子制作小组”活动。该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制作活动。一年来,参与亲子制作活动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与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行为得到了改善:家长对本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有了深入的认识,能积极主动地加以配合和协助:家园关系也由此更为和睦、和谐。试点班中报名参加亲子制作小组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为此,我园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挖掘本土资源,创设童趣环境,注重户外体育活动的游戏化,初步探索出了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快乐策略。  策略一:研发配置,開启快乐  我们将开发的户外体育活动分为两大类:
幼儿离园是幼儿园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疏散家长、幼儿离园速度、园外交通等。为了解决离园时的“堵、乱、慢”现象,让家长主动、有效配合,变“治标不治本”为“治标也治本”,我园在新建时就将此项工作列为重大事项考虑,从图纸设计、规划流程等方面整体布局,设计出“不走回头路”的接送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离园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一、修改大门  原设计图纸中幼儿园大门宽10米,由一扇电动门构成。考虑
前几天,读到李薇博士记录的她和幼儿园园长晓之间的对话,深受触动。晓对“呼应”的所思所想深深打动了我,我们的幼儿园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园长呀,这样心中有老师的园长!同时,我也觉得晓特别幸运,有虽然远在太平洋彼岸,但愿意用心倾听、用心呼应的李博士可以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在分享过程中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也想学习这种有呼、有应的对话,于是,我试着解析李博士和晓之间的对话,并且思考着“呼应教师是怎样发生
一、“改静态为动态”是变“阅读”为“悦读”的关键  “改静态为动态”是指把原来固定不变的阅读室的环境与阅读材料,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变,使之动态化。  1.内容的动态  (1)与主题活动相融合。我园的园本课程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加以组织的。为公共阅读室选择阅读材料时,我们参考各年龄段主题开展的情况,选择一些与主题配套的阅读材料,让幼儿在主题的进行过程中,可以随时进入阅读室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其对相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