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的思考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内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新型管理方式也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不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本文专门就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问题;思考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机构为了适合社会发展所开展的管理,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自从档案信息化提出以后,国内在这方面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果,新型管理模式也获得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不过在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一、增强档案信息化利大于弊的思想意识
  部分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因为自身工作阅历、年龄还有文化程度等因素所限,存在某种程度陈旧的想法。他们对当前档案管理科技不够了解,习惯于使用一些传统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些疑虑,他们中很多人觉得信息化管理具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抵抗情绪。主要体现在部分人员觉得信息化投入较大但是产出却比较少;纸质档案在进行数字传递时会出现一些损坏,仪器设备发生一些故障时,无法很好地保障档案的安全。
  档案信息化是一种新事物,当前国内档案信息化管理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只有在反复摸索与改善中才可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就长远层面而言,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光对档案安全与运用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还可以延长档案保存时间与使用时间。因为传统纸质档案在保存时有着较严格的保存条件,并且对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只有当外在条件都吻合时才有利于延长保存时限。不过这种延长也并非是绝对延长,不管是运用何种方式去进行储藏,都是会出现纸张老化的情况,但是采取信息化管理之后就会类似情况的出现。不过在短时间内因为部分档案从业者自身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办法很好地掌握这种新式工作模式,造成在工作时出现一些问题,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相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培训之后,这些困难都会得到顺利解决,档案信息化在管理中也必然会得到顺利应用,使工作人员和利用者共享其便捷。它在信息传递与存储上都是传统方式没有办法比拟的,这种管理方式会对人以及设备有着很大依赖性。不过就当前已有的信息科技与经济,电子档案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替代传统档案,现在这种情形下,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必须要共同存在,并且要互相帮助与依赖,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地完成电子与纸质档案共存的“双套制”。
  二、档案信息化应该区别于数字化和网络化
  档案信息化建設涵盖了对基础设施、人才、信息资源等一些建设,其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内容的系统工程,要给予统筹管理,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操作,分阶段予以实现。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是信息建设里的信息资源建设,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工作内容。所以,档案信息化要和数字化与网络化互相分开。许多人都是把这些概念整合在一起,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这同样是没有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最本的内容。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是整个建设中最为主要的部分,要把电子信息管理当作是最为主要的内容,确保电子信息真实、可靠。并且还要以网络作为基础条件,不断加速数据库建设步伐,对这些电子信息做一个数据库建设,实现对电子信息有效管理与使用,并完成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
  三、档案信息化应该注重适用性和有效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关注适用性与有效性原则,在建设中一定要重点展示重点部分,并使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时效性,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对各项建设的管理,要实现重点明显、循序渐进。在建设中所设定的整体目标必须要具有一定高度,不过在具体操作中要分别开展,依照适用性与有效性这两种原则开展建设。在建设中切不可贪大求全,过于贪恋系统的完整性,或者是缺少对档案信息在建设中的复杂性预判,造成预期目标和现实出现一些偏差,这样就会导致后期再投入时出现经费不够、时间没有办法保障等情况。有可能会造成财力与人力的损失。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建立在业务的基础上,并与基础业务互相协调与兼顾,他们之间一定要互补长短,这样才可以很好地确保信息化在建设中可以展示最大功效。
  四、结语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同样也是档案管理机构对档案信息做一个科学化管理与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提升自身思想认识,要从内心深处认可信息化管理,关注信息化建设的适用性与有效性,不断提升档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崔丽君.档案信息化建设刍议.当代经理人.2006(06).
  [2]雷亚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改进.实用医技杂志.200,4(7).
  [3]周风云、赵焕中、姜桂娥.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山东档案.2004(02).
其他文献
【摘要】档案管理作为高校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社会逐渐现代化的驱使下,亦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为了对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特点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从多个方面细致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推動和普及。各个行业现今均几乎实现了让办公管理的自动
摘 要: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和年平均温度、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利用像元计算、NDVI植被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和模型,分析2010—2019年吉林省NDVI植被指数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研究吉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与局部变化规律,阐明吉林省NDVI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变化与年平均温度、降水量等自然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吉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荣军医院为例,通过分析近年来医院在聘用制员工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工同酬的实践经验,探索以打造“民心工程”为抓手,谋求医院软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事业单位;同工同酬;探索  2011年8月1日起施行的《优抚医院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民政部门应当支持有条件的优抚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全面发展,积极争创等级医院。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管理的优抚医院应当达到三级医院标
【摘 要】本文就如何守护房地历史,传承人居文化,做好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住房保障;房产管理;房地产档案  杭州市房产档案馆藏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档案,这是一个宝库。本文以档案馆藏历史档案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一个简略的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历史房地产档案的概况  档案馆馆藏有自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来较为完整的房地产档案约13.52余万卷(册
近日,国家信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办法》共17 条,主要包括4 个方面内容:明确分级受理来访事项,即由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本级和上一级机关受理办理来访事项;要求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法按程序规范受理办理来访事项,向群众出具相关文书等;强调责任追究,明确规定对不按要求登记录入、应受理而未受理、未按规定期限和程序受理办理来访事项、不执行来
摘 要:本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内17个气象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与1998—2017年库区范围内TRMM3B43 V7降水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合克里金空间插值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改善TRMM原始数据的精度问题,基于修正后的降水数据,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1998—2017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TRMM降水数据与气象站点数据间整体一致性较高满足研究条件,但站点间的相关性具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以华北电力大学党办校办学生助管管理模式为例,分析了高校行政部门引入学生助管的必要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实现学校、部门与学生的互惠共赢。  【关键词】高校行政;勤工助学;育人  随着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日益扩大和提高,高校行政工作呈现出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时效性强等特点,人少事多、质量跟不上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日
【摘要】本文通过毛泽东与毛岸英等的书信,论述了档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内容感人至深。  【关键词】毛泽东;书信;档案;爱国主义  充分利用档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名人、伟人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人物的言行和思想风貌,将他们的有关文献实物史料编纂成册或将其档案收集整理成名人全宗或做成展板、设计成珍品展厅,在思想品德课上充分发挥档案所独有的原
民政部日前正式出台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已于12 月1 日施行。《办法》规定,未满18 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展家庭寄养,参照本办法执行。《办法》规定了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的5 个条件,要求每个寄养家庭寄养儿童的人数不得超过2 人,且该家庭无未满6 周岁的儿童。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国歌法》规定,为了維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歌法与国旗法、国徽法一道,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这部法律为保证国歌奏唱和使用的严肃性规范性,对应当奏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