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随着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下面结合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最具吸引力、最能显示多媒体特点的技术——人机的交互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机交互功能使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文字、图形等)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而不是由老师说出),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数学是一门计算型的学科,脱离了实际生活,束缚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甚至从某种角度扼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参与,才会把所有的知识在记忆里永远不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开始上课时如果学生就能兴趣昂然,积极投入,那么这一节课的教学必将会开展的很顺利。现如今有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加入,只需在课前或课中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有关的动画、录象、图片、声音等,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表示的意义。引出“合并”。多媒体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学生能很好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由于信息技术集容量大,表现力强和交互灵活的特点,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得到更便捷的帮助,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
  四、在揭示规律时使用,运用信息技术能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动态图象演示,可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楚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掌握内在规律,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事物变化过程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素养。
  例如:还以圆面积计算公式为例,以往一般是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圆割补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把教师演示的过程用动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弄清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为什么能化圆为方的道理,切實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环环推进,逐步抽象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创造大量在普通教学中难以应用的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其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使用,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同步进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创设双向以及多项互动的的平台。同时,在“过程思维”中,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将枯燥乏味的学习生动化、游戏化,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行情况很难以简洁的语言描述清楚,然而借助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可爱的动画演绎三者的运行,学生就一目了然,既弥补了实物、语言无法给予学生直观化感官的不足,又帮助学生加深对“年,月,日”由来的理解。
  七、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不足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常规电教媒体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综合它们的优点。老师们都知道,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厌倦,甚至不做作业。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三维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学生练习、复习等环节感到轻松、愉悦,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追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趣事。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拓宽的,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高效的转输,逐步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
其他文献
词汇空缺普遍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之间,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透过语言层面,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词汇空缺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范畴理论和突显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民族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
和世界上大部分的武师一样,由于崇拜李小龙,威利·约翰逊才开始投入到武术事业中来。约翰逊生长在巴尔的摩市的拉法逸区,这是个令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那里社会治安非常差。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倡导分层次教学,完善初中教学活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文章从因材施教的意义、分层教学法的两个原理、分层教学法的三个原则这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法进行了初步较全面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新课堂标准;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
文具们每天都为小主人明明做许多事情,可辛苦了.可是,明明一点也不珍惜,经常弄得它们遍体鳞伤.rn有一天,文具们聚在一起,决定集体大逃亡!rn第二天,它们就躲到了明明的的床底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将自主式教学应用到农村初中语文教學中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且农村学生的家长们整体知识水平低,大部分时
期刊
一、甲方右摆拳进攻,乙方左格挡防守,同时右直拳反击甲方,然后继续顺势用右膝进行上顶攻击,在甲方受到攻击倒地的同时,用双手掌继续对颈部进行攻击。  动作过程:双方实战由右架站立开始,甲方使用右摆拳进攻,乙方先使用左格挡进行防守,同时重心移至左腿,使用右直拳击打甲方下颌或腹部,右手顺势和左手共同下压甲方的头部,重心移至左腿,提起右大腿,同时向前并向上送髋,用右膝攻击甲方,在甲方下倒时用双手掌继续攻击倒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文献目录著作。欲通知《汉志》,必先明其体例。《汉志》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然二者不尽相同,体现之一便是《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