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毕摩文献《妮日尔果》与哭嫁歌《妈妈的女儿》比较研究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内容来说,毕摩经文《妮日尔果》的内容比哭嫁歌《妈妈的女儿》要丰富得多,感情也更加复杂。同时,在唱腔上,祭司毕摩常随经文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变换唱腔,因而经文的唱腔丰富多彩,而哭嫁歌的唱腔则比较固定。
其他文献
近些年,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时期正在逐步进行转变,由建设期逐渐向养护期的方向发展.对于之前修建的一些桥梁,由于当时的设计原因以及
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这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更以“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口号,而“90后”知识
仰韶文化出现于距今5000到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源头,为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正是先民审美风格的物化形态。纵观彩陶
江西省七0四电视台光缆一级网络的建设以经济性、可靠性和可升级性为主要原则,建成一个覆盖全区的以转播模拟电视节目为主,支持数据业务,有实现多功能服务的基础网络设施。本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