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但因供肝来源严重短缺,大多数患者在等待供肝过程中死亡,而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肝功能,在患者肝移植前起到桥梁作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可替代肝脏的部分生物合成、解毒和代谢等功能,稳定各项生理生化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为肝移植做好准备.随着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不断问世,并逐步克服旧系统的不足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但是不可避免地存
【机 构】
: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但因供肝来源严重短缺,大多数患者在等待供肝过程中死亡,而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肝功能,在患者肝移植前起到桥梁作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可替代肝脏的部分生物合成、解毒和代谢等功能,稳定各项生理生化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为肝移植做好准备.随着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不断问世,并逐步克服旧系统的不足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各自的缺点.笔者就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优缺点、临床应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终末期肝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逐渐兴起.由于仅通过脐部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瘢痕可以被脐部的天然凹陷所遮蔽,不仅提高了微创质量,同时还有很好的美容效果[1-5].目前,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这种新技术在操作等方面也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对术者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比较,其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评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2
根治性切除比其他治疗方法更能使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完善使得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总结了精确的术前评估、精良的术前处理、精密的手术规划为核心的精准外科治疗策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的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分型、术前处理、手术方案精细化和标准化,可进一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
肝癌的完整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的最主要途径,切除术后足够的剩余肝脏体积是避免肝衰竭的必要条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近年来,一种全新手术方式——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已见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例传统手术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患者行ALPPS的临床资料.第1步手术先结扎门静脉右支,再在镰状韧带的右侧,原位劈离肝左外叶和左内叶
胃肠道重复畸形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可以发生在舌根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肠多见.约45%的消化道重复畸形发生于回盲部,包括阑尾.而重复胃则是消化道重复畸形中最少见的一种类型,仅占3.8%~5.0%,其发生位置多在腹腔内胃大弯侧,与胃壁相连,发生在纵隔内的十分罕见.本文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纵隔内重复胃畸形患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介绍。
弹指一挥间,《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已经走过了10个春秋。在这10年里,在主管、主办单位以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历届编委和全国广大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与编委会确定的“质量第一”的审稿标准,刊物整体质量一直稳中攀升,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刊物影响不断扩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手段已经从早期外科手术一枝独秀,变成现在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百家争鸣.由于肝移植供肝短缺,断流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结合自身经验对传统断流手术进行改进,提出保脾断流术.该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止
目的 探讨胰腺间变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例胰腺间变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检查,根据肿瘤部位制订手术方案.术后进行后续放、化疗.采用电话和门诊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征、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对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连续性变量以(x)±s表示,分类变量
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治疗因可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成为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式.食管胸腔镜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具有微创、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独特优势,并且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生存率等方面与开胸手术基本相同.因此,在有条件的医院,胸腔镜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食管良性疾病和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术式.但由于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在操作上有许多不同点
目的 评价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在胃肠吻合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CAC或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行胃肠吻合的4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吻合器的不同分为CAC组(227例)和管状金属钉式吻合器组(186例).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吻合时间、术中吻合口出血情况、术后与吻合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切口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
目的 探讨食管腺癌与鳞癌、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密度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例食管腺癌组织标本、同期手术切除的24例鳞癌组织标本及20例食管腺癌癌旁组织作为正常食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D2-40单染法检测食管腺癌组织中的淋巴管,D2-40/Ki-67双染法明确是否存在增殖的淋巴管,分析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