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空气宝宝在哪里

来源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抓不住,却无处不在。
  2.运用不同材料、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空气的存在。
  3.乐意参加探索活动,体验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
  教具:微波炉1个。
  学具:棉花糖(超市袋装棉花糖)1袋,陶瓷小碟子、透明塑料袋人手1个。
  活动难点:
  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气体。活动流程:
  1.小熊送礼物。
  导入小熊过生日情境。
  师:小熊要过生日了,我有一个礼物要送给他,你们猜猜是什么?
  教师握紧右手让幼儿自由猜测。
  师:这个礼物就是……
  教师边说边打开双手。
  师:这个礼物就是空气宝宝。
  师:你认识空气宝宝吗?你知道空气宝宝长什么样吗?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2.抓空气。
  师:那我们今天一起来找一找空气宝宝。
  教师引导幼儿用透明塑料袋在教室中抓空气,然后再将袋口扎紧。
  师:塑料袋里是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空的塑料袋是瘪的,而这个塑料袋是满满的,这个塑料袋里装满了空气宝宝。
  师:空气宝宝全都在塑料袋里,那你看看空气宝宝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什么?(棉花糖)它和其他糖果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棉花糖软软的,仔细观察棉花糖里面有一个一个的小孔。
  师:空气宝宝也喜欢躲在棉花糖的小孔里面。我们一起让空气宝宝从小孔里面出来,好不好?
  师:遇到高温以后,空气宝宝就会很害怕地从棉花糖里逃跑。
  4.观察加热后的棉花糖。
  师:我们将棉花糖放进小碟子里,再放入微波炉里加热,看看空气宝宝会不会跑出来。
  教师将微波炉加热1分钟后取出,待棉花糖冷卻后再请幼儿观察。
  师:现在棉花糖刚刚加热完毕,还很烫,不可以用小手去摸它。
  师:请你看看棉花糖变得怎么样了?(幼儿根据观察回答)
  师:请你用小手摸一摸、用眼睛看一看,它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棉花糖变得硬硬的,里面的小孔不见了,形状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总结:原来小小的空气宝宝可以让棉花糖变得软软的,很好吃注意事项:
  棉花糖加热后刚拿出来时温度很高,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用手去碰触,防止烫伤。
  家长和孩子在家可以将微波炉加热棉花糖,再和奶粉、碎花生米等食材搅拌,制成可口的牛轧糖。
其他文献
由于网络固有的开放性,使入侵检测技术成为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一种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入侵检测技术的类别,详细介绍了几种入侵检测方法,指出了入侵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和治疗中的首要环节就是教会患者自我管理.
观察对象:益智区幼儿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过程:  在益智区幼儿像往常一样玩起了“管道传声”游戏,玩了一会兒后,幼儿似乎渐渐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有的幼儿选择了其他游戏。  这时,霏霏突然提议:“我们用管道来搭个城堡怎么样?”其他幼儿听了兴奋地说:“那我们赶快来试试吧!”于是他们开始搭城堡。  他们商量了一下,先把管道连接成了一根直直的长管道,下面加了一个用三通管和两根短管组成的底座,想把它
我国是慢性HBV感染高发区,近年虽HBsAg阳性率有所下降,但在3岁以上人口中仍高达9.09%。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大多数要由传染科(或感染科)及肝病科(或消化科)医生来诊治;但是,如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则分别由相应的专科医生来诊治。其中血液或肿瘤科、风湿免疫科、肾病科及器官移植等专业常用的抗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和(或)抗排异治疗均可引起HBV的再激活(HBV re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