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反思和实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倡,到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强化,直到二十一世纪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成了跨世纪的命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可以说语文课堂形式多样,热闹非凡,也可以说成绩斐然,生气勃勃。
  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困惑也不少: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唯一形式吗?在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语文课究竟是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还是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予以慎重的反思。
  二、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构想
  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采取相应的策略,推进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认为应当树立以阅读为主的观念,解决多媒体滥用的问题;以“接受式学习”引领“探究式学习”,把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归纳或调整所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合情合理地思考,有目的、有步骤的合作探究,并及时地调控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三、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实践
  1.“阅读”为“主”,“看图”为“宾”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高中语文,正是从科学主义的精细肢解走向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
  高中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积淀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才是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由文字阅读转向图像的一览无余,思维的直接势必挤兑了文字想象的空间,其操作性质是感性的、平面化的,学生脑海中的空间是直观的、僵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左右了学生的思维,萎缩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图像反“宾”为“主”,久之,学生甚至沦为图像的“奴隶”。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本位,加强语言文字的阅读,激发想象力,以致练就欣赏和鉴赏能力,然后以图像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也就是以学生的“阅读”为“主”,“看图”为“宾”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主体本位就名副其实了。
  2.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合一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学生接触一定规范的语文材料后,习得语言,学会用语言交流思想。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与语言文字相互作用、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结果。
  可见,体验阅读获得的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和起点,当学生体验某种特定性质的知识时,知识所内含的特定内容和掌握方式,就以改造了的形式转化为学生个性经验的一部分。学生的各种发展是在体验阅读(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的超越。那么,教师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
  一切知识不需要,也没必要都让学生亲自探究,同样也不可能让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积累下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况且,高中阶段的读书,除了极少的“经验性阅读”以外,绝大部分属于“体验性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体悟前辈先哲的人生经验,以丰富自己的思想,优化自己的思维。只有把“经验性阅读”和“体验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受到全面性的教育。不能为了有限的直接经验,而排除或轻视间接经验,人为地把“探究式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对立起来。以“接受式学习”引领“探究式学习”,把直接经验(经验阅读)和间接经验(体验阅读)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
  3.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由于新课程理论研究者援引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从其“文本”与“对话”的概念出发,认定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沟通”和“合作”,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又是“教师指导”。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自主学习,協调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以接受性学习(体验性阅读)来指导探究性学习(经验性阅读),以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
  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承受知识,知识传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所以,我们在所有必修模块学习结束,进行总结时,要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演进、传承、发展过程为脉络,重新调整教材体系,对学生进行有序的人文素养的基础铺垫,发挥教材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工具性用途。因此,教师在利用现有教材时,既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重视其工具性,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时,发现编者对文题未作注释,估计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可我几经揣摩后觉得,如果题目的语序调整为“西山始得宴游记”更切合文意。  题目中“西山”是山名,“宴游”指宴饮游乐。要准确解题,弄懂“始得”的意思最为关键。翻开词典,“始”有五个义项:①开始,当初,最初;②才,方才;③只,僅仅;④正,正在;⑤曾经。“得”有两个义项:①得到,获得,与“失”相对;②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
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因此,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益,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笔者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有效措施: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课堂是神圣的,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为神圣,所以难免会让教师严肃,缺乏活力。而语文学科是灵动的,灵动的语
【摘要】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经过14d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摘要】 由于妇产科具有特殊的服务对象,更加需要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护理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能够提供各种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服务,满足孕产妇的各种需求。为了促使妇产科的人性化护理,应积极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营造人性化护理环境,开展人性化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孕产妇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充分尊重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人隐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闭幕.与会的领导人就全球及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及APEC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务实坦
2001年11月28日,美国权威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正式宣布,美国于2001年3月陷入衰退.[1]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结束了曾令世界瞩目的美国"新经济"长达10年的持续繁荣.应当如何看待
我国的中药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当前,我国中药在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方面与西药相去甚远,在中药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方面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生产的中药产品无